出自宋代辛棄疾《御街行》:
闌干花四花山無花數(shù)。
供望眼、朝與暮。
好風催雨過山來,吹盡一花煩暑。
紗廚如霧,簟紋如水,別有生涼處。
冰肌不受鉛華污。
更旎旎、真香聚。
臨風一曲最妖嬌,唱得行人且住。
藕花都放,木犀開后,待與乘鸞去。
注釋參考
干花
利用干燥劑等使鮮花迅速脫水而制成的花。這種花可以較長時間保持鮮花原有的色澤和形態(tài)。
四花
亦作“ 四華 ”。1.佛教語。法華六瑞中,雨華瑞之四花,即曼陀羅華、摩訶曼陀羅華、曼殊沙華、摩訶曼殊沙華。一說四花為分陀利(白蓮華)、優(yōu)缽羅(青蓮華)、缽特摩(紅蓮華)、拘物投(黃蓮華)。見《翻譯名義集》卷三。 南朝 梁 劉孝綽 《<昭明太子集>序》:“是以徧動六地,普雨四花。” 唐 李邕 《大相國寺碑》:“云廓八景,雨散四花。國土威神,塔廟崇麗,此其極也?!?唐 靈澈 《送鑒供奉歸蜀寧親》詩:“雙樹欲辭金錫冷,四花猶向玉階飛?!?/p>
(2).佛教語。仿大般涅槃時的娑羅雙樹,在棺槨四方各豎一對白蓮花或白造花,稱為四花。 前蜀 杜光庭 《上元玉局化眾修黃箓齋詞》:“備玉籩金豆之儀,陳十極四華之禮?!?/p>
辛棄疾名句,御街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