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明代 佚名《增廣賢文·上集》:
摘自《增廣賢文·上集》
解釋:古時的人看不到現(xiàn)在的月亮,今天的月亮卻照耀過古時候的人。
原文摘要:
少主人。黃芩無假,阿魏無真??蛠碇鞑活櫍允菬o良賓。良賓方不顧,應(yīng)恐是癡人。貧居鬧市無人問,富在深山有遠親。誰人背后無人說,哪個人前不說人?有錢道真語,無錢語不真。不信但看筵中酒,杯杯先勸有錢人。鬧里掙錢,靜處安身。來如風(fēng)雨,去似微塵。長江后浪推前浪,世上新人趕舊人。近水樓臺先得月,向陽花木早逢春。古人不見今時月,今月曾經(jīng)照古人。先到為君,后到為臣。莫道君行早,更有早行人。莫信直中直,須防仁不仁。山中有直樹,世上無直人。自恨枝無葉,莫怨太陽偏。一切都是命,半點不由人。一年之計在于春,一日之計在于寅。一家之計在于和,一生之計在于勤。責(zé)人之心責(zé)己,恕己之心恕人。守口如瓶,防意如城。寧可人負(fù)我,切莫我負(fù)人。再三須慎意,第一莫欺心。
注釋參考
古人
古人 (gǔrén) 泛指前人,以區(qū)別于當(dāng)世的人 the ancients;one who has passed away不見
不見 (bùjiàn) 不曾相見 do not see;do not meet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見不著;丟失 be lost;be missing 一輛新自行車轉(zhuǎn)身就不見了時月
(1).四時和月分?!稌に吹洹罚骸皡f(xié)時月正日,同律度量衡?!?孔 傳:“合四時之氣節(jié),月之大小,日之甲乙,使齊一也。” 宋 趙彥衛(wèi) 《云麓漫鈔》卷十:“學(xué)者不以時月考之,每語屯田,必為稱首,可笑?!?/p>
(2).時間;時候?!逗鬂h書·列女傳·樂羊子妻》:“今若斷斯織也,則損失成功,稽廢時月?!?宋 曾鞏 《請西北擇將東南益兵札子》:“至於 廖恩 之鼠竊,而能稽誅於時月者,蓋由追討之兵不足, 恩 已自歸,而所遣北兵,猶在道路。則東南之寡弱,蓋可知也?!?明 唐順之 《條陳海防經(jīng)略事疏》:“緊急時月, 蘇 松 兵備暫駐 崇明 , 寧 紹 兵備或海道內(nèi)推擇一人暫駐 舟山 ?!?/p>
(3).指節(jié)令。 晉 張華 《上巳篇》:“姑洗應(yīng)時月,元巳啟良辰。”《宋書·明帝紀(jì)》:“自今鱗介羽毛,肴核眾品,非時月可採,器味所須,可一皆禁斷,嚴(yán)為科制?!?/p>
今月
本月。 南朝 梁 任昉 《到大司馬記室箋》:“伏承以今月令辰,肅膺典策?!?唐 韓愈 《潮州祭神文》之一:“今月二十五日至治下。” 宋 曾鞏 《齊州謝到任表》:“已今月十六日到任上訖。”
曾經(jīng)
曾經(jīng) (céngjīng) ——用在動詞前面,表示某種動作、行為或情況是以前某段時間存在或發(fā)生過的,動詞后面往往有助詞“過” have already 我曾經(jīng)做過小學(xué)教師 我曾經(jīng)到過北京佚名名句,增廣賢文·上集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