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曾協(xié)《紫巖雜詠留煙》:
暝色蒼然至,浮煙漫不分。
小留巖竇底,為伴宿檐云。
注釋參考
小留
(1).暫時挽留。 晉 山濤 《啟事》:“祭酒 庾純 ,強正有學(xué),亦堪取選。國學(xué)初建, 王 荀 已亡, 純 能其事,宜當(dāng)小留,粗立其制?!?/p>
(2).暫時留止。 唐 杜甫 《彭衙行》詩:“小留 同家洼 ,欲出 蘆子關(guān) 。”
巖竇
亦作“巖竇”。即巖穴。 唐 李頎 《答高三十五留別》詩:“ 韓康 雖復(fù)在人間, 王霸 終思隱巖竇?!?宋 曾敏行 《獨醒雜志》卷四:“ 湖湘 巖竇中多石燕,附石而生?!?金 元好問 《寶嚴(yán)紀(jì)行》詩:“遙遙 金門寺 ,寳焰出巖竇。” 清 吳敏樹 《吳南屏聽雨樓記》:“而其為山,崗阜堆復(fù),無巖竇泉石之奇,峰嶺之秀。”
伴宿
伴宿 (bànsù) keep vigil at funeral 陪伴住宿 埋葬或火化死人前一天,死者親屬守靈到天亮曾協(xié)名句,紫巖雜詠留煙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