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宗握鏡,六合渙然
出自唐代張說《郊廟歌辭。享太廟樂章。文舞》:
圣謨九德,真言五千。
慶集昌胄,符開帝先。
。
高文杖鉞,克配彼天。
三宗握鏡,六合渙然。
。
帝其承祀,率禮罔愆。
圖書霧出,日月清懸。
。
舞形德類,詠諗功傳。
黃龍蜿蟺,彩云蹁躚。
。
五行氣順,八佾風(fēng)宣。
介此百祿,于皇萬年。
注釋參考
三宗
(1).指 黃帝 、 唐堯 、 虞舜 。 宋 蘇轍 《歷代論二·漢昭帝》:“故吾論三宗享國長久,皆學(xué)道之力。至 漢昭帝 ,惜其有過人之明,而莫能導(dǎo)之以學(xué)?!?/p>
(2).指 孫中山 的三民主義。 郭沫若 《訪翠亨村》詩:“早識(shí) 汪 胡 懷貳志,何期 陳 蔣 叛三宗。”
握鏡
(1).執(zhí)持明鏡。喻帝王受天命,懷明道?!段倪x·劉孝標(biāo)<廣絕交論>》:“蓋圣人握金鏡,闡風(fēng)烈。龍?bào)O蠖屈,從道污隆。” 李善 注:“《春秋孔録法》曰:‘有人卯金刀,握天鏡。’《雒書》曰:‘ 秦 失金鏡。’ 鄭玄 曰:‘金鏡,喻明道也?!?南朝 梁元帝 《玄覽賦》:“惟天惟大,惟 堯 則之。惟地惟厚,惟王國之?;浳一手甄R,實(shí)乃神而乃圣?!?北魏 楊衒之 《洛陽伽藍(lán)記·龍華寺》:“ 魏 籙仰天,玄符握鏡。璽運(yùn)會(huì)昌,龍圖受命?!?唐 張說 《文舞》詩:“三宗握鏡,六合渙然。帝承其祀,率禮罔愆。”
(2).泛指手握鏡子。 唐 張九齡 《和秋夜望月憶韓席等諸侍郎》:“握鏡慙先照,持衡愧后行?!?/p>
六合
六合 (liùhé) 指上下和四方,泛指天地或宇宙 universe;the world 六合之外,圣人存而不論。——《莊子·齊物論》。成玄英疏:“六合,天地四方?!? ;又指一年十二個(gè)月中季節(jié)相應(yīng)的變化,如仲春和仲秋為合,仲夏和仲冬為合。古時(shí)候迷信的人,結(jié)婚要選好日子,要年、月、日的干支(干,天干,甲、乙、丙、丁…;支,地支,子、丑、寅、卯…。年、月、日的干支合起來共六個(gè)字,例如甲子年,乙丑月,丙寅日)都相適合,這叫“六合” 履至尊而制六合。——賈誼《過秦論》渙然
渙然 (huànrán) 離散;消散 melt away;vanish;disappear 他的疑慮渙然冰釋張說名句,郊廟歌辭。享太廟樂章。文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