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梅堯臣《坐睡依韻和持國》:
坐久既生倦,漸看冠佩斜。
鐘聲傳紫禁,烏影轉(zhuǎn)西華。
竊印后當(dāng)致,觸屏前未嘉。
不為疏慢意,何用北窗夸。
注釋參考
不為
(1).不做;不干?!对姟ばl(wèi)風(fēng)·淇奧》:“善戲謔矣,不為虐兮。”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為長者折枝,語人曰:‘我不能’,是不為也,非不能也?!?宋 曾鞏 《寄歐陽舍人書》:“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為;又以其子孫之所請也,書其惡焉則人情之所不得,於是乎銘始不實(shí)。”
(2).謂收成不好?!赌印るs守》:“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備湛旱、歲不為?!?王念孫 《讀書雜志·墨子六》:“‘歲不為’,猶《玉藻》言年不順成也?!薄痘茨献印け窘?jīng)訓(xùn)》:“是故上下離心,氣乃上蒸,君臣不和,五穀不為?!?高誘 注:“不為,不成也?!?/p>
(3).不算,不是。 南朝 宋 顏延之 《陶徵士誄》:“夫璿玉致美,不為池隍之寶;桂椒信芳,而非園林之實(shí)。” 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詞曲》:“先破后承,始開終結(jié),內(nèi)分八股,股股相對,繩墨不為不嚴(yán)矣?!?/p>
(1).不因?yàn)??!盾髯印ぬ煺摗罚骸疤煨杏谐?,不?堯 存,不為 桀 亡。” 漢 東方朔 《答客難》:“天不為人之惡寒而輟其冬,地不為人之惡險(xiǎn)而輟其廣,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。” 宋 周邦彥 《浣溪沙》詞:“不為蕭娘舊約寒,何因容易別 長安 ?!?/p>
(2).不為了。《漢書·揚(yáng)雄傳下》:“蓋聞圣主之養(yǎng)民也,仁霑而恩洽,動不為身?!?顏師古 注:“言憂百姓也?!?/p>
疏慢
亦作“疎慢”。亦作“踈慢”。1.輕忽,怠慢?!犊讌沧印た怪尽罚骸胺蚱溆H敬非心,見吾所可親敬也,則亦以人口而疏慢吾矣?!薄侗笔贰し廛矀鳌罚骸?道武 引見,問以 慕容 舊事, 懿 應(yīng)對疏慢,廢黜還家。” 宋 歐陽修 《與呂正獻(xiàn)公晦叔書》:“而久闕馳誠,恃知之厚,必不罪其疎慢也。”《東周列國志》第四六回:“ 羋氏 來至東宮, 商臣 迎拜甚恭,三獻(xiàn)之后,漸漸疎慢,中饋但使庖人供饌,自不起身?!?/p>
(2).疏遠(yuǎn),不親近。 元 鄭廷玉 《楚昭公》第三折:“梢公道疎者下船。您兄弟想來,嫂嫂姪兒與哥哥正是著親的,惟您兄弟是個(gè)疎慢些的,理當(dāng)下水?!?/p>
(3).粗糙。 明 胡應(yīng)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經(jīng)籍會通四》:“惟 滇 中紙最堅(jiān)……其堅(jiān)乃與絹素?cái)常硎杪n雜,遠(yuǎn)不如 越 中?!?/p>
(4).謂放縱狂傲。 唐 韋應(yīng)物 《野居》詩:“結(jié)髮屢辭秩,立身本踈慢;今得罷守歸,幸無世欲患?!?/p>
何用
(1).為什么?!对姟ば⊙拧す?jié)南山》:“國既卒斬,何用不監(jiān)?” 孔穎達(dá) 疏:“何以不監(jiān)察之而令相伐也?”《穀梁傳·莊公六年》:“何用弗受也?為以王命絶之也。”
(2).憑什么;用什么?!斗Y梁傳·僖公元年》:“是 齊侯 與? 齊侯 也。何用見其是 齊侯 也?” 漢 王充 《論衡·骨相》:“人曰命難知。命甚易知。知之何用?用之骨體。” 唐 韓愈 《食曲河驛》詩:“殺身諒無補(bǔ),何用答生成?”
(3).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用、不須?!逗鬂h書·孔融傳》:“ 文舉 舍我死,吾何用生為?” 唐 王泠然 《題河邊枯柳》詩:“今日摧殘何用道!數(shù)里曾無一株好?!薄独m(xù)資治通鑒·帝顯德元年》:“今皆國家臣子也,何用致疑!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第十七卷:“﹝ 景小姐 ﹞遂也回他一首,和其末韻云……知音已有新裁句,何用重挑焦尾琴?!?魯迅 《故事新編·奔月》:“如果那時(shí)不去射殺它,留到現(xiàn)在,足可以吃半年,又何用天天愁飯菜?”
梅堯臣名句,坐睡依韻和持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