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妨識度高,解使靜躁分
出自宋代王洋《紹興庚申解官廬陵留別歐陽隱士》:
梅雨翳江浦,我來初識君。
俯仰寒暑移,幾親芝蘭群。
芝蘭本何心,悠然蕩清芬。
不妨識度高,解使靜躁分。
我從困飄泊,朋從少知聞。
投足自失所,造化本無垠。
妻兒憚遠寓,豈復辨猶薰。
顧惟鄙野性,樂此川原尊。
時觀前古俗,家傳付兒孫。
常疑百年馀,下流名尚存。
慚非撥煩手,未能爭紛紜。
虛懷飽暖戀,有愧民吏勤。
無乃同鄉(xiāng)夫,或可覃后昆,脫身亦由人,孤翥隨騰騫。
豈不快宿愿,誰能困籠樊。
他年方外士,相期同策勛。
注釋參考
不妨
不妨 (bùfáng) 最好還是 might as well 你不妨現(xiàn)在就告訴他 無任何害處 there is no harm in 你不妨去碰碰運氣 表示懷疑或不確定 would 我不妨說,傳導聲音的機械裝置是完善的識度
識度 (shídù) 見識、器度 knowledge and magnanimity 愚笨無識度靜躁
靜和動。 晉 張華 《答何劭》詩:“洪鈞陶萬類,大塊稟羣生。明闇信異姿,靜躁亦殊形?!薄端鍟ぬ煳闹局小罚骸疤走M退以候兵,高埤遲速,靜躁見伏,用兵皆象之,吉。”
王洋名句,紹興庚申解官廬陵留別歐陽隱士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k米手機點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