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髯忽斷攀不得,舊朝衣上淚潺湲
出自宋代王禹偁《筵上狂歌送侍棋衣襖天使》:
昔事先皇叨近侍,北門西掖清華地。
太宗多材復多藝,萬機余暇翻棋勢。
對面千里為第一,獨飛天蛾為第二;第三海底取明珠,三陣堂堂皆御制。
中使宣來示近臣,天機秘密通鬼神。
乃知棋法同軍法,既誡貪心又嫌怯。
唯宜靜勝守封疆,不樂窮兵用戈甲。
先皇三勢有深旨,豈獨一枰而已矣。
當時受賜感君恩,藏於篋笥傳子孫。
至道年中出滁上,失腳青云空悵望。
移典維揚日望還,軒轅鼎成飛上天。
龍髯忽斷攀不得,舊朝衣上淚潺湲。
吾皇曲念先朝物,徵歸再掌西垣筆。
悲涼忽見紅藥開,哭臨空隨梓宮出。
去年領郡得齊安,山州僻陋在江千。
黃民誰識舊學士,白頭猶作老郎官。
昨日江邊天使到,隨例沾恩著衣襖。
皇華本是江南客,久侍先皇對棋弈。
筵中偶說當年事,三勢分明皆記得。
我從失職別上臺,御書深鎖不將來。
遙想棋圖在私室,天香散盡空塵埃。
今日因君聊話及,翻作停杯向隅泣。
人生不易逢圣朝,君恩未報雙鬢凋。
金鑾殿花春灼灼,永熙陵樹夜蕭蕭。
空嘆拖腸在泥土,不如舐鼎升煙霄。
多病相如猶未死,追思往事欲魂銷。
星使今辰回馬首,強對離筵滿傾酒。
悲歌一曲從事書,唱與朝中舊知友。
注釋參考
龍髯
亦作“ 龍髥 ”。1.龍之須。《史記·封禪書》:“ 黃帝 采 首山 銅,鑄鼎於 荊山 下。鼎既成,有龍垂胡髯下迎 黃帝 。 黃帝 上騎,羣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餘人,龍乃上去。餘小臣不得上,乃悉持龍髯,龍髯拔,墮,墮 黃帝 之弓。百姓仰望 黃帝 即上天,乃抱其弓與胡髯號,故后世因名其處曰 鼎湖 ,其弓曰烏號?!焙笥脼榛实廴ナ乐洹?唐 李嶠 《汾陰行》:“自從天子向 秦關 ,玉輦金車不復還。珠簾羽扇長寂寞, 鼎湖 龍髯安可攀?” 清 顧炎武 《謁欑宮文》之一:“行年五十,慨駒隙之難留;涉路三千,望龍髯而愈遠?!?清 葉方藹 《授職翰林學士感恩述懷》詩:“身離??隗@還在,夢挽龍髥恨不廻?!?梁啟超 《中國積弱溯源論》第四節(jié):“而 文宗 顯皇帝 ,復為 英 法 聯軍所迫,北狩 熱河 , 鼎湖 一去,龍髯不返?!?/p>
(2).帝王之須。 唐 李遠 《贈寫御容李長史》詩:“玉座塵消硯水清,龍髯不動綵毫輕?!?/p>
(3).喻松葉;松。 唐 李賀 《五粒小松歌》:“緑波浸葉滿濃光,細束龍髯鉸刀剪。” 宋 王安石 《道傍大松人取為明》詩:“虬甲龍髯不易攀,亭亭千尺蔭南山。”
不得
不得 (bùdé) 用在動詞后面,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夠 may not;be not allowed 吾不得而見之矣。——清·袁枚《黃生借書說》朝衣
(1).君臣上朝時穿的禮服?!睹献印す珜O丑上》:“立於惡人之朝,與惡人言,如以朝衣朝冠坐於涂炭?!薄逗鬂h書·劉寬傳》:“使侍婢奉肉羹,飜污朝衣?!?唐 崔峒 《初拜命后酬丘二十二見贈》詩:“江海久垂綸,朝衣忽掛身?!?清 昭槤 《嘯亭續(xù)錄·朝服龍團》:“定制,惟皇上御服朝衣,於腰闌下前后繡龍團各四,諸王以下皆用素緞數則,以為辨別?!?/p>
(2).借指朝廷官員。 唐玄宗 《首夏花萼樓觀群臣宴寧王山亭回樓下又申之以賞樂賦詩》:“九歌揚政要,六舞散朝衣。” 宋 葉適 《中奉大夫尚書工部侍郎曾公墓志銘》:“當 慶元 、 嘉泰 間,朝衣負涂炭之羞而以冰玉自潔,青蠅蒙樊棘之誚而與鴻鵠偕逝?!?/p>
潺湲
潺湲 (chányuán) 水慢慢流動的樣子 flow slowly 寒山轉蒼翠,秋水日潺湲?!啤?王維《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》王禹偁名句,筵上狂歌送侍棋衣襖天使名句。注釋由系統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