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來(lái)池館清,夜聞宮漏聲
出自唐代耿湋《安邑王校書(shū)居》:
秋來(lái)池館清,夜聞宮漏聲。
迢遞玉山迥,泛滟銀河傾。
琴上松風(fēng)至,窗里竹煙生。
多君不家食,孰云事巖耕。
注釋參考
池館
亦作“ 池舘 ”。池苑館舍。 南朝 齊 謝朓 《游后園賦》:“惠氣湛兮帷殿肅,清陰起兮池館涼?!?宋 韓維 《登湖光亭》詩(shī):“雪盡塵消徑露沙,公家池舘似山家?!?清 姚椿 《<喬處士遺集>序》:“侍御有池館在 柘溪 ,去城絶遠(yuǎn)?!?/p>
漏聲
銅壺滴漏之聲。 唐 杜甫 《奉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》:“五夜漏聲催曉箭,九重春色醉仙桃。” 宋 蘇軾 《寒食夜》詩(shī):“漏聲透入碧窗紗,人靜鞦韆影半斜?!?清 譚嗣同 《和仙槎除夕感懷》之四:“有約聞鷄同起舞,燈前轉(zhuǎn)恨漏聲遲?!?/p>
耿湋名句,安邑王校書(shū)居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