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衣日炙背,戴笠汗濡首
出自宋代樓璹《耕圖二十一首二耘》:
解衣日炙背,戴笠汗濡首。
敢辭冒炎蒸,但欲去莨莠。
壺漿與簞食,亭午來餉婦。
要兒知稼穡,豈曰事攜幼。
注釋參考
解衣
(1).脫衣?!稇?zhàn)國策·齊策六》:“太子乃解衣免服,逃太史之家為溉園?!?唐 杜淹 《<文中子>序》:“ 文中子 於是有四方之志,蓋受《書》於 東海 李育 ……考《易》於族父 仲華 ,不解衣者六歲,其精志如此?!薄都t樓夢》第二一回:“ 寳玉 見他不應(yīng),便伸手替他解衣,剛解開鈕子,被 襲人 將手推開,又自扣了?!?/p>
(2).見“ 解衣推食 ”。
炙背
曬背。 三國 魏 嵇康 《與山巨源絕交書》:“野人有快炙背而美芹子者,欲獻(xiàn)之至尊,雖有區(qū)區(qū)之意,亦已疏矣?!?唐 杜甫 《憶幼子》詩:“憶渠愁只睡,炙背俯晴軒?!?宋 周密 《齊東野語·曝日》:“ 晁端仁 嘗得冷疾,無藥可治,惟日中炙背乃愈?!?/p>
戴笠
戴斗笠。形容清貧。 宋 孔平仲 《送張?zhí)煊X》詩:“萬事儵忽如疾風(fēng),莫以乘車輕戴笠?!?清 毛奇齡 《定交詩為胡以寧方中通堵鳳蒸》:“擔(dān)簦同汗漫,戴笠自寒溫。”參見“ 戴笠乘車 ”。
濡首
(1).語出《易·未濟(jì)》:“上九,有孚于飲酒,無咎。濡其首,有孚失是。象曰:‘飲酒濡首,亦不知節(jié)也?!焙笠浴板κ住敝^沉湎于酒而有失本性常態(tài)之意。 漢 王粲 《酒賦》:“昔在 公旦 ,極茲話言,濡首屢舞,談易作難?!?唐 元稹 《飲致用神麴酒》詩:“琉璃驚太白,鐘乳訝微青。詎敢辭濡首,并憐可鑒形。” 明 鄭若庸 《玉玦記·陰判》:“達(dá)人厲志豈刻舟,狂夫任性終濡首?!?/p>
(2).埋頭;專心致志。 南朝 宋 殷景仁 《文殊師利贊》:“虛引之性,彰於立德。軌世之表,聞於童真。廉俗之風(fēng)移,則感時(shí)之訓(xùn)興。故云濡首又以法王子為名焉。” 賴家度 李光璧 《于謙和北京·于謙的家世和成年》:“這時(shí) 于謙 潛心求學(xué),努力讀書,‘濡首下帷,足不越戶’?!?/p>
樓璹名句,耕圖二十一首二耘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