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惟休齋公,遺教垂鄒魯
出自宋代五邁《寄惠州陳史君真卿》:
千仞羅浮山,蓬萊分左股。
有詔陳太丘,剖符為地主。
皇皇太丘門,德星之所聚。
前光盛胚胎,后來紛眾甫。
共惟休齋公,遺教垂鄒魯。
君侯共聞孫,風(fēng)烈不忝祖。
繼以詩書帥,遺愛比召杜。
君億其英嗣,真清亦如父。
向者位于朝,穹官可拾取,不能枉尺尋,矧肯效媚嫵。
翩然乞一麾,來此開藩府。
此郡舊富饒,廣中號樂土。
年來困軍須,炎火無冷斧。
鄰盜闖其藩,燒痕未全補(bǔ)。
噓枯待仁風(fēng),醒暍仰膏雨。
迎輅兩朱幡,馭呼十萬戶。
朝宣上德意,夕問民疾苦。
為渠作豐年,愁嘆變歌舞。
得結(jié)數(shù)十輩,萬物氣可吐。
行奏循良功,入布承明武。
走也山林人,本無素宦譜,妄言宗社事,屢犯君相怒。
緝緝惡樊繩。
眈眈畏關(guān)虎。
歸歟結(jié)茆庵,課仆理荒圃。
余子易炎涼,眼前何足數(shù)。
君侯誼薄云,寄詩傾肺腑。
注釋參考
齋公
齋公 (zhāigōng) 舊時(shí)對僧道的尊稱 monk 寺廟里管香火的人 monk in charge of pilgrims 素食者 vegetarian遺教
遺教 (yíjiào) 前人所留下來的訓(xùn)誡;臨終時(shí)的教誨,也泛指死者遺留下來的學(xué)說、主張、著作等 theory,work and view left over by the dead鄒魯
(1). 鄒國 、 魯國 的并稱。 北周 庾信 《哀江南賦》:“里為冠蓋,門成 鄒 魯 ?!?唐 楊炯 《益州新都縣學(xué)碑》:“國成 陶 唐 ,家成 鄒 魯 ?!?/p>
(2). 鄒 , 孟子 故鄉(xiāng); 魯 , 孔子 故鄉(xiāng)。后因以“鄒魯”指文化昌盛之地,禮義之邦。 清 錢謙益 《河南河南府永寧縣知縣孫志元授文林郎制》:“具官某服 鄒 魯 之遺教,作 江 漢 之名儒?!?/p>
(3).借指 孔 孟 。
五邁名句,寄惠州陳史君真卿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手相評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