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李商隱《寓懷》
彩鸞餐顥氣,威鳳入卿云。長(zhǎng)養(yǎng)三清境,追隨五帝君。
煙波遺汲汲,矰繳任云云。下界圍黃道,前程合紫氛。
金書惟是見,玉管不勝聞。草為回生種,香緣卻死熏。
海明三島見,天迥九江分。搴樹無勞援,神禾豈用耘。
斗龍風(fēng)結(jié)陣,惱鶴露成文。漢嶺霜何早,秦宮日易曛。
星機(jī)拋密緒,月杵散靈氛。陽(yáng)鳥西南下,相思不及群。
注釋參考
金書
(1).指用金簡(jiǎn)刻寫或金泥書寫的文字。 唐 賈島 《送于中丞使回紇冊(cè)立》詩(shī):“君立天驕發(fā)使車,冊(cè)文字字著金書?!薄豆沤裥≌f·楊思溫燕山逢故人》:“ 思溫 行至 昊天寺 前,只見真金身鑄五十三參,銅打成旛竿十丈,上有金書‘勅賜昊天憫中禪寺’?!?/p>
(2).指道教或佛教之經(jīng)典。《漢武內(nèi)傳》:“侍女 紀(jì)離容 至云:‘尊母欲得金書祕(mì)字六甲靈飛左右策精之文十二事?!?宋 秦觀 《游龍瑞宮次程公韻》:“鶴銜寳箭排煙去,龍護(hù)金書帶雨來。” 元 揭傒斯 《送陳講主奉詔校經(jīng)罷歸馀杭》詩(shī):“圣主隆象教,金書開寳坊。”
(3).指法律條文?!端鍟ば谭ㄖ尽罚骸皩⒖钟窨戚p重,全關(guān)墨綬,金書去取,更由丹筆?!?/p>
(4).指天神的詔書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游金華山》詩(shī):“若蒙羽駕迎,得奉金書召?!?/p>
玉管
亦作“ 玉琯 ”。1.玉制的古樂器。用以定律。《漢書·律歷志上》“竹曰管” 顏師古 注引 三國(guó) 魏 孟康 曰:“《禮樂器記》:‘管,漆竹,長(zhǎng)一尺,六孔。’……古以玉作,不但竹也。”《舊唐書·音樂志三》:“律周玉琯,星迴金度?!?/p>
(2).泛指管樂器。 北周 庾信 《賦得鸞臺(tái)》詩(shī):“九成吹玉琯,百尺上瑤臺(tái)。” 宋 辛棄疾 《菩薩蠻·和夏中玉》詞:“臨風(fēng)橫玉管,聲散江天滿?!?明 朱有燉 《風(fēng)月牡丹仙》第一折:“是誰將玉管吹,我這里潛身在花下聽?!?/p>
(3).毛筆的美稱。 隋 薛道衡 《詠苔紙》:“今來承玉管,布字改銀鉤?!?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湖賞》:“殷勤玉管傳深意,顒望著霜紅暗題?!薄度阂纛愡x·點(diǎn)絳唇·相思》曲:“挑銀燈,拂錦牋,摘玉管,磨穿硯,寫了俏姻緣?!?清 蔣春霖 《鷓鴣天》詞:“臨玉管,試瓊甌,醒時(shí)題恨醉時(shí)休?!?/p>
(4).竹的美稱。 唐 韓琮 《風(fēng)》詩(shī):“涼飛玉管來 秦 甸,暗褭花枝入 楚 宮?!?唐 白居易 《題盧秘書夏日新栽竹二十韻》:“葉翦蘭羅碎,莖抽玉琯端?!?/p>
(5).山巖名。 明 徐弘祖 《徐霞客游記·楚游日記》:“始知 書字巖 之即為 玉琯 ,而此為 九疑山 之中也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