幽林穿蒙籠,青峰上險峭
出自宋代孔武仲《送劉明復(fù)知鳳翔二首》:
我思廬山游,發(fā)與自年少。
偶來得閑侶,更欲窺眾妙。
幽林穿蒙籠,青峰上險峭。
遙看天池路,一線在巖徼。
辛勤得至此,慘寂已西照。
云池桂無根,瞪視心膽掉。
暮夜煙云昏,西巖亦登眺。
圣燈稍稍出,弄影何窈窕。
一枝分百點,變態(tài)不可料。
須臾歸寂滅,何處觀朕兆。
僧房得棲宿,爽氣冰毛竅。
翻然亦興盡,卻恨歸途寫。
緬懷道隆師,確不奉明詔。
似與山間石,殷勤論久要。
我今來時迫,心灰真可笑。
明朝指繡谷,裹足登涼轎。
揩卻壁上名,恐為高人笑。
注釋參考
幽林
幽深茂密的樹林。 漢 班固 《西都賦》:“其陽則崇山隱天,幽林穹谷,陸海珍藏,藍田美玉。” 晉 左思 《魏都賦》:“菀以玄武,陪以幽林。” 唐 宋之問 《陸渾山莊》詩:“源水看花入,幽林採藥行?!?清 姚鼐 《復(fù)魯絜非書》:“其得於陰與柔之美者,則其文如升初日、如清風(fēng)、如云、如霞、如煙、如幽林曲澗?!?/p>
蒙籠
(1).草木茂盛貌。 漢 揚雄 《甘泉賦》:“乘云閣而上下兮,紛蒙籠以掍成?!?唐 盧照鄰 《五悲·悲昔游》詩:“奇峯合沓半隱天,緑蘿蒙籠水潺湲。” 蘇曼殊 《遁跡記》:“惟有葭葦蒙籠,陂陀回首,見蒼崖崒嵂?!?/p>
(2).指草木茂盛之處?!痘茨献印ば迍?wù)訓(xùn)》:“犯津關(guān),躐蒙籠。” 高誘 注:“躐蒙籠之山。”
(3).視覺模糊貌。 唐 白居易 《眼病》詩之一:“散亂空中千片雪,蒙籠物上一重紗?!?宋 蘇軾 《和子由與顏長道游百步洪》:“臥聞客至倒屣迎,兩眼蒙籠餘睡色。” 宋 陸游 《秋夜遣懷》詩:“官身奔走何時定,病眼蒙籠惟欲閉?!?/p>
濛籠:蒙朧。 唐 歐陽詹 《回鸞賦》:“濛籠焉虹霓之縈儀鳳,髣髴焉江霧之送游龍。”
險峭
險峭 (xiǎnqiào) 險惡峻峭 precipitous 險峭的山峰孔武仲名句,送劉明復(fù)知鳳翔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8整活達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