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歐陽袞《月峰寺憶理公》
共來江海上,清論一宵同。禪榻渾依舊,心期浩已空。
驚春花落樹,聞梵澗搖風(fēng)。二諦欣咨啟,還應(yīng)夢寐通。
注釋參考
二諦
佛教語。指真諦和俗諦。凡隨順世俗,說現(xiàn)象之幻有,為俗諦。凡開示佛法,說理性之真空,為真諦。二諦互相聯(lián)系,為大乘佛教基本原則之一。 南朝 梁 蕭統(tǒng) 《令旨解二諦義》:“二諦者,一是真諦,一名俗諦。真諦亦名第一義諦,俗諦亦名世諦。真諦、俗諦以定體立名,第一義諦、世諦以褒貶立目。若以次第言説,應(yīng)云一真諦、二俗諦?!?隋 江總 《建初寺瓊法師碑》:“ 老 驚靈籥, 孔 惜逝川。三空莫辨,二諦何詮!” 呂澂 《中國佛教源流略講》第五講:“中道聯(lián)系到二諦,即空是真諦,有是俗諦,二者統(tǒng)一起來而成中道。”參閱《中論·觀諦品》。
咨啟
猶稟報?!度龂尽の褐尽っ髟屎髠鳌罚骸霸纵o統(tǒng)政,與奪大事,皆先咨啟於太后而后施行?!?唐 牛僧孺 《玄怪錄·崔書生》:“某去,便當(dāng)咨啟,至期則皆至此矣?!?明 高明 《琵琶記·激怒當(dāng)朝》:“恩官且聽咨啟: 蔡狀元 聞?wù)h皺眉,忠和孝,恩和義,念父母八十年餘,況已娶了妻室,再婚重娶非禮?!?/p>
夢寐
夢寐 (mèngmèi) 睡夢;夢中 dream 壯士臨陣,不死帶傷,理之自然也。何故以夢寐之事疑心乎?——《三國演義》歐陽袞名句,月峰寺憶理公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