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黃人杰《賀新郎》:
急雨收庚暑。
倚三峰、祥光萬丈,曉窺臨汝。
金石臺邊人語鬧,驚怪麟書夜吐。
又卻是、重生申甫。
筆底婆瀾翻瀚海,更風(fēng)流,不減王文度。
冰共雪,是標(biāo)榘。
雙鳧有底人間住。
為萍江,一齊洗盡,吏奸民蠹。
見說王堂新有詔,趣近堯天尺五。
看紫闥黃扉平步。
我有新翻長壽曲,愿淮波、袞袞長東注。
波未竭,壽無數(shù)。
注釋參考
見說
(1).告知,說明。 晉 張華 《博物志》卷三:“牽牛人乃驚問曰:‘何由至此?’此人見説來意,并問此是何處?!?/p>
(2).猶聽說。 唐 李白 《送友人入蜀》詩:“見説 蠶叢 路,崎嶇不易行。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八:“今日見説,卻記得你前年間曾言 蘇州 所遇,果非虛話了?!?清 李漁 《蜃中樓·離愁》:“見説紅顏薄命,不信今生心兒愿兒果得盈?!?/p>
天尺五
(1).《辛氏三秦記》:“城南 韋 杜 ,去天尺五?!?漢 韋曲 杜曲 皆三輔地,為貴族豪門聚居地。后遂以“天尺五”極言與宮廷相近。 宋 方勺 《泊宅編》卷六:“誰云天尺五,親見玉皇來?!?/p>
(2).謂離天甚近。極言其高。 宋 周邦彥 《鬢云鬆令·送傅國華奉使三韓》詞:“鷺飛遙,天尺五。” 清 黃景仁 《少年行》:“太白高高天尺五,寶刀明月共輝光?!?/p>
黃人杰名句,賀新郎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