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佚名《永裕陵歌》:
升龍德,當(dāng)位富春秋。
受天球。
膺駿命,玉帛走諸候。
寶閣珠樓臨上苑,百卉弄春柔。
隱約瀛洲。
旦旦想宸游。
那知羽駕忽難留。
八馬入丹邱。
哀仗出神州。
笳聲凝咽,旌旗去悠悠。
碧山頭。
真人地,龜洛奧,鳳臺幽。
繞伊流。
嵩峰岡勢結(jié)蛟虬。
皇堂一閉威顏杳,寒霧帶天愁。
守陵嬪御,想像奉龍輈。
牙盤赭案肅神休。
何日覿云裘。
紅淚滴衣褠。
那堪風(fēng)點(diǎn)綴、柏城秋。
注釋參考
人地
(1).品學(xué)門第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雅量》:“ 王東亭 為 桓宣武 主簿,既承藉有美譽(yù),公甚欲其人地為一府之望。”《南史·王融傳》:“ 融 躁于名利,自恃人地,三十內(nèi)望為公輔。”《舊唐書·高士廉傳》:“奬鑒人倫,雅諳姓氏,凡所署用,莫不人地俱允?!?/p>
(2).指當(dāng)?shù)氐娜伺c當(dāng)?shù)氐那闆r。參見“ 人地生疏 ”。
鳳臺
(1).古臺名。 漢 劉向 《列仙傳·蕭史》:“ 蕭史 者, 秦穆公 時人也。善吹簫,能致孔雀白鶴於庭。 穆公 有女,字 弄玉 ,好之。公遂以女妻焉……公為作 鳳臺 ,夫婦止其上?!?南朝 宋 鮑照 《升天行》:“ 鳳臺 無還駕,簫管有遺聲?!?唐 黃滔 《催妝》詩:“吹簫不是神仙曲,爭引 秦 娥下 鳳臺 。” 元 楊維楨 《小游仙》詩之十二:“ 嬴 家樓頭縹緲女,底用 蕭郎 筑 鳳臺 ?!?/p>
(2).泛指華美的樓臺。 南朝 陳 張正見 《門有車馬客行》:“舞袖飄金谷,歌聲遶鳳臺?!?清 邵粹夫 《京華雜感》詩:“中宵獨(dú)坐看銀漢,王氣蔥蔥起鳳臺?!?/p>
佚名名句,永裕陵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知府李大諫特枉新詩存問甚厚以謝——— 李壁〔宋代〕
- 禁中曉臥,因懷王起居——— 白居易〔唐代〕
- 侄溥酒邊呈詩二首因次韻——— 陳著〔宋代〕
- 憶鄱陽舊游——— 顧況〔唐代〕
- 依韻和蔡參政導(dǎo)洛——— 王珪〔唐代〕
- 冬夜有感——— 李新〔宋代〕
- 頌古二十四首——— 釋勝〔宋代〕
- 送劉太白(太白居從善坊)——— 元稹〔唐代〕
- 至陳留——— 陳與義〔宋代〕
- 疏影 為劉架閣賦贈妓者——— 吳景奎〔元代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