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庭時接武,廣陌更連鑣
出自唐代權德輿《戶部王曹長楊考功崔刑部二院長…因書所懷且敘所知》:
忽驚西江侶,共作南宮郎。
宿昔芝蘭室,今茲鴛鷺行。
子猷美風味,左戶推公器。
含毫白雪飛,出匣青萍利。
子云嘗燕居,作賦似相如。
閑成考課奏,別貢賢良書。
子玉諒貞實,持刑慎丹筆。
秋天鴻鵠姿,晚歲松筠質。
伊予誠薄才,何幸復趨陪。
偶來塵右掖,空此憶中臺。
時節(jié)東流駛,悲歡追往事。
待月登庾樓,排云上蕭寺。
盍簪蓮府宴,落帽龍沙醉。
極浦送風帆,靈山眺煙翠。
解頤通善謔,喻指窮精義。
搦管或飛章,分曹時按吏。
雨散與蓬飄,秦吳兩寂寥。
方期全擁腫,豈望躡扶搖。
夜直分三署,晨趨共九霄。
外庭時接武,廣陌更連鑣。
北極星辰拱,南薰氣序調。
欣隨眾君子,并立圣明朝。
注釋參考
外庭
見“ 外廷 ”。
接武
(1).步履相接。謂小步前進?!抖Y記·曲禮上》:“堂上接武,堂下布武?!?鄭玄 注:“武,跡也。亦相接,謂每移足半躡之?!?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哄丁》:“楹鼓逢逢將曙天,諸生接武 杏壇 前?!?/p>
(2).步履相接。指舞步相接。《楚辭·大招》:“二八接武,投詩賦只?!?朱熹 集注:“接,連也。武,跡也?!?/p>
(3).步履相接。形容人多擁擠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崇教》:“是以遐覽淵博者,曠代而時有;面墻之徒,比肩而接武也?!薄段簳だ钪C傳》:“異人相趨于絳闕,鴻生接武于儒館。” 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忤時》:“當今朝號得人,國稱多士。 蓬山 之下,良直差肩;蕓閣之中,英奇接武?!薄督鹗贰ご蘖鳌罚骸爱敃r冒進之徒,爭援 劉 齊 故事以冀非分者,比肩接武?!?/p>
(4).步履相接。形容親近;接近。 唐 權德輿 《戶部王曹長楊考功崔刑部二院長并同鍾陵使府之舊因以寄贈》詩:“外庭時接武,廣陌更連鑣。” 宋 司馬光 《與呂晦叔簡》:“自 晦叔 入都,及得共事,每與僚寀行坐不相離,未嘗得伸悃愊,雖日夕接武,猶隔闊千里也?!?/p>
(5).步履相接。前后相接;繼承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物色》:“古來辭人,異代接武,莫不參伍以相變,因革以為功?!薄缎绿茣ど瞎賰x傳》:“御史供奉赤墀下,接武夔龍,簉羽鵷鷺,豈 雍州 判佐比乎?” 馬宗霍 《書林藻鑒》:“ 唐 代書家之盛,不減于 晉 ,因由接武六朝,家傳世習,自易為工?!?/p>
廣陌
(1).大路。 晉 陶潛 《詠荊軻》詩:“素驥鳴廣陌,慷慨送我行。” 唐 沉佺期 《臨高臺》詩:“高臺臨廣陌,車馬紛相續(xù)?!?明 陳子龍 《春郊》詩:“輕羅吹廣陌,和風襲芳洲?!?/p>
(2).猶巨萬。形容數(shù)目很大。陌“百”的借字。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二二:“真?zhèn)€是家貲鉅萬,產業(yè)廣陌,有鴉飛不過的田地,扛抬不動的金銀山。”陌,一本作“ 延 ”。
連鑣
(1).謂騎馬同行。鑣,馬勒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捷悟》:“ 王東亭 作 宣武 主簿,嘗春月與 石頭 兄弟乘馬出郊,時彥同游者連鑣俱進?!?唐 段成式 《酉陽雜俎·盜俠》:“ 建中 初,士人 韋生 ,移家 汝州 ,中路逢一僧,因與連鑣,言論頗洽。” 清 高士奇 《繅絲行》:“巨舶販海洋,連鑣賣城府?!?/p>
(2).指接續(xù)。 北周 庾信 《周車騎大將軍賀婁公神道碑》:“重世刺舉,連鑣袞服。” 北周 庾信 《周上柱國宿國公河州都督普屯威神道碑》:“ 隴 右貴臣, 河 西鼎族,公侯踵武,岳牧連鑣?!?/p>
權德輿名句,戶部王曹長楊考功崔刑部二院長…因書所懷且敘所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