杯盤狼藉宜侵夜,風景闌珊欲過春
出自唐代白居易《酬鄭二司錄與李六郎中寒食日相過,同宴見贈》:
偶因冷節(jié)會嘉賓,況是平生心所親。
迎接須矜疏傅老,只供莫笑阮家貧。
杯盤狼藉宜侵夜,風景闌珊欲過春。
相對喜歡還悵望,同年只有此三人。
注釋參考
杯盤狼藉
杯盤狼藉 (bēipán-lángjí) 狼藉:雜亂的樣子,酒飯后桌子上杯盤等放得亂七八糟。用以形容宴飲已畢或?qū)厱r的情景 dishes and wine cups from dinner cluttered up the table 男女同席,履舄交錯,杯盤狼藉?!妒酚洝せ袀鳌?向夢中與數(shù)十人游一寺皆不相識,會食于殿庭。有人自外以瓦礫投之,杯盤狼藉,因而遂覺?!啤?白行簡《三夢記》 成語解釋狼藉:象狼窩里的草那樣散亂。杯子盤子亂七八糟地放著。形容吃喝以后桌面雜亂的樣子。杯盤狼藉出處《史記·滑稽列傳》:“日暮酒闌,合尊促坐,男女同席,履舄交錯,杯盤狠藉。”使用例句這桌子微醺,那桌子半酣,杯盤狼藉,言語喧嘩。侵夜
入夜,夜晚。 唐 薛用弱 《集異記·鄧元佐》:“今已侵夜,更向前道,慮為惡獸所損,幸娘子見容一宵,豈敢忘德?!?前蜀 韋莊 《宿山家》詩:“山行侵夜到,云竇一星燈。” 宋 葉夢得 《避暑錄話》卷上:“往往侵夜載月而歸?!?明 馮夢龍 《智囊補·察智·詰奸》:“乃以他死囚代商子,侵夜斃于市。”
風景
風景 (fēngjǐng) 供觀賞的自然風光、景物 landscape;scene;scenery;sight;views 風景秀麗闌珊
(1).衰減;消沉。 唐 白居易 《詠懷》:“白髪滿頭歸得也,詩情酒興漸闌珊。” 明 王錂 《春蕪記·訊病》:“情思轉(zhuǎn)闌珊,更粉消珠淚,翠鎖眉山。” 葉圣陶 《倪煥之》十三:“他像是個始終精進的人,意興闌珊是同他絕對聯(lián)不上的?!?/p>
(2).暗淡;零落。 唐 曹唐 《小游仙詩》之十一:“南斗闌珊北斗稀, 茅君 夜著紫霞衣?!?/p>
(3).殘,將盡。 宋 賀鑄 《小重山》詞:“歌斷酒闌珊,畫船簫鼓轉(zhuǎn),緑楊灣。” 明 朱鼎 《玉鏡臺記·完聚》:“云鎖 巫 陽,霜凋 楚 關(guān),堪悲鄉(xiāng)夢闌珊。” 清 龔自珍 《浣溪沙》詞:“香霧無情作薄寒,銀燈吹處氣如蘭,憑肩人愛夜闌珊。” 魯迅 《華蓋集·“碰壁”之后》:“此刻太平湖飯店之宴已近闌珊?!?/p>
(4).零亂;歪斜。 唐 李賀 《李夫人歌》:“紅璧闌珊懸佩璫,歌臺小妓遙相望?!?清 納蘭性德 《一叢花·詠并蒂蓮》詞:“闌珊玉佩罷霓裳,相對綰紅妝?!?清 洪昇 《長生殿·仙憶》:“字闌珊,模糊斷續(xù),都染就淚痕斑。” 清 李斗 《楊州畫舫錄·新城北錄下》:“ 周維伯 曲不入調(diào),身段闌珊,惟能説白而已?!?/p>
(5).窘困,艱難。 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韋莊奏請追贈不及第人近代者》:“﹝ 羅鄴 ﹞既而俯就督郵,因茲舉事闌珊,無成而卒。” 宋 蘇軾 《減字木蘭花》詞:“官況闌珊,慚愧青松守歲寒?!?/p>
白居易名句,酬鄭二司錄與李六郎中寒食日相過,同宴見贈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