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宋祁《壽州十詠秋香亭》:
蘭菊被秋坂,危宇冠層巔。
雜樹自隱日,脩條爭刺天。
石斜苔附秀,樛窮蔓倒懸。
擷英欲誰遺,佇立徒娟娟。
注釋參考
自隱
(1).自行隱藏?!肚f子·繕性》:“雖圣人不在山林之中,其德隱矣,隱故不自隱。”《后漢書·獨(dú)行傳·范冉》:“墳封高下,令足自隱。”
(2).衡量自己。《管子·禁藏》:“是故君子上觀絶理者,以自恐也;下觀不及者,以自隱也。” 尹知章 注:“隱,度也。”
(3).自己思量。 唐 張鷟 《游仙窟》:“五嫂自隱心偏,兒復(fù)何曾眼引!” 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七:“恨他,恨他,索甚言破?是他須自隱?!?/p>
(4).自己瞞騙自己。 元 戴善夫 《風(fēng)光好》第三折:“妾身謀成不謀敗,學(xué)士宜假不宜真,不信不自隱?!?/p>
刺天
(1).直入云天,謂極高。 晉 木華 《海賦》:“巨鱗插云,鬐鬣刺天。” 唐 杜甫 《夔州歌十絕句》之四:“ 赤甲 白鹽 俱刺天,閭閻繚繞接山巔?!?仇兆鰲 注:“刺天,言山勢之高?!?/p>
(2).沖入天空。多喻名位遽升。 唐 韓愈 《祭柳子厚文》:“子之視人,自以無前;一斥不復(fù),羣飛刺天?!?宋 陳師道 《次韻答學(xué)者》:“行地徑須先八駿,刺天終不羨餘飛?!?宋 陸游 《老學(xué)庵筆記》卷四:“郎官 馬子約 題詩法堂壁間曰:‘十年衰病臥林泉,鵷露羣飛競刺天。黃紙除書猶到汝,固知清世不遺賢。’”
宋祁名句,壽州十詠秋香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