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寶曇《王大卿挽詞三首》:
白璧連城重,黃金百煉剛。
固應(yīng)須潤色,肯為世低昂。
議論傾馀子,聲名徹上方。
馮唐元未老,歸計(jì)已苞桑。
注釋參考
歸計(jì)
(1).聽從計(jì)策?!妒酚洝せ搓幒盍袀鳌罚骸皟W委心歸計(jì),愿足下勿辭?!薄稘h書·陳湯傳》:“愿歸計(jì)彊 漢 ,遣子入侍?!?顏師古 注:“歸計(jì),謂歸附而受計(jì)策也?!?/p>
(2).回家鄉(xiāng)的打算、辦法。 宋 陸游 《行在春晚有懷故隱》詩:“歸計(jì)已栽千箇竹,殘年合掛兩梁冠?!?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移防》:“吾兄日圖歸計(jì),路阻難行,何不隨營前往?!?郭沫若 《創(chuàng)造十年續(xù)篇》二:“只領(lǐng)到一年前畢業(yè)回國時(shí)所應(yīng)領(lǐng)的歸國費(fèi),結(jié)局是仍然不能不作歸計(jì)?!?/p>
苞桑
(1).桑樹之本?!兑住し瘛罚骸捌渫銎渫?,繫于苞桑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苞,本也。凡物繫於桑之苞本,則牢固也?!薄赌鲜贰に渭o(jì)上·武帝》:“若乃草昧經(jīng)綸,化融於歲計(jì),扶危靜亂,道固於苞桑?!?康有為 《上清帝第二書》:“民心固結(jié),國勢自繫于苞桑矣。”
(2).比喻牢固的根基;根深柢固。 唐 歐陽詹 《吊漢武帝文》:“已臨隧炭,幾絶苞桑。” 宋 邵伯溫 《聞見前錄》卷十九:“或覆餗而終焉,或苞桑而振者?!?清 黃宗羲 《子劉子行狀》:“除此三大釁,而國家苞桑之業(yè),已在世世。”
(3).《易·否》:“其亡其亡,繫于苞桑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若能其亡其亡,以自戒慎,則有繫于苞桑之固,無傾危也。”后因用“苞桑”指帝王能經(jīng)常思危而不自安,國家就能鞏固。《后漢書·吳漢蓋延等傳論》:“ 光武 審《黃石》,存苞桑,閉 玉門 以謝 西域 之質(zhì),卑詞幣以禮 匈奴 之使,其意防蓋已弘深?!?李賢 注:“言圣人居天位,不可以安,常自危懼,乃是繫於苞桑也。” 宋 黃庭堅(jiān) 《書磨崖碑后》詩:“ 明皇 不作苞桑計(jì),顛倒四海由 祿 兒?!薄度龂萘x》第十三回:“人君當(dāng)守‘苞?!?,太阿誰執(zhí)全綱紀(jì)?!?/p>
(4).叢生的桑樹?!对姟ぬ骑L(fēng)·鴇羽》:“肅肅鴇行,集于苞桑?!?/p>
釋寶曇名句,王大卿挽詞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