應(yīng)是飛仙梳洗處,碧臺青綬掛云蘿
出自宋代薛紹彭《經(jīng)行三首》:
月分圓影委金波,峰面無塵瑩不磨。
應(yīng)是飛仙梳洗處,碧臺青綬掛云蘿。
注釋參考
應(yīng)是
(1).料想是;應(yīng)當(dāng)是。 唐 李白 《清平樂》詞:“應(yīng)是天仙狂醉,亂把白云揉碎?!?宋 蘇軾 《卜算子·感舊》詞:“莫惜尊前仔細(xì)看,應(yīng)是容顏老?!?明 劉基 《題宋子章效米元暉山水圖》詩:“應(yīng)是前后身,神會造化跡?!薄秲号⑿蹅鳌返谑呋兀骸皳?jù)此一説,自然應(yīng)是父親更重。”
(2).凡是,所有。
飛仙
亦作“ 飛僊 ”。會飛的仙人?!逗?nèi)十洲記·方丈洲》:“﹝ 蓬萊山 ﹞周廻五千里外別有圓海繞山,圓海水正黑,而謂之冥海也,無風(fēng)而洪波百丈,不可得往來……惟飛仙有能到其處耳。” 宋 蘇軾 《次韻子由晉卿所和》之一:“會看飛僊虎頭篋,卻來顛倒拾遺裘?!?明 顧起綸 《國雅品·士品三》:“ 王元美 云:如飛仙游天,不染塵俗?!?清 宣鼎 《夜雨秋燈錄·迦陵配》:“此兒好骨氣,讀書可成名宿,入道可作飛仙?!?/p>
見“ 飛仙 ”。
梳洗
梳洗 (shūxǐ) 梳頭洗臉 wash and dress青綬
(1).佩系官印的青色絲帶。亦借指官印?!稘h書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御史大夫, 秦 官,位上卿,銀印青綬,掌副丞相。”《后漢書·輿服志下》:“九卿、中二千石、二千石青綬。” 劉昭 注:“﹝青綬,﹞一號青緺綬。” 唐 劉禹錫 《南海馬大夫遠(yuǎn)示著述兼酬拙詩》:“身在絳紗傳六藝,腰懸青綬亞三臺。” 明 陶宗儀 《輟耕錄·印章制度》:“ 建武 元年,詔諸侯王金印綟綬,公侯金印紫綬,中二千石以上銀印青綬?!?清 方文 《送杜于皇北上廷試》詩:“舊交強半拖青綬,政府誰當(dāng)壞白麻?!?/p>
(2).借指高級官吏?!度龂尽侵尽O堅傳》“ 卓 兵見 堅 士眾甚整,不敢攻城” 裴松之 注引 漢 王粲 《英雄記》:“ 陳郡 太守 胡軫 ……預(yù)宣言曰:‘今此行也,要當(dāng)斬一青綬,乃整齊耳?!?/p>
(3).喻植物藤蔓。 清 譚嗣同 《怪石歌七古》:“石兮石兮何痀僂,女蘿紛披帶青綬?!?/p>
云蘿
(1).藤蘿。即紫藤。因藤莖屈曲攀繞如云之繚繞,故稱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游思賦》:“結(jié)中洲之云蘿,託綿思於遙夕?!?唐 孟郊 《送清遠(yuǎn)上人歸楚山舊寺》詩:“水寺一別來,云蘿三改陰?!?/p>
(2).指深山隱居之處。 宋 林逋 《深居雜興》詩之二:“花月病懷看《酒譜》,云蘿幽信寄《茶經(jīng)》?!?明 陸采 《明珠記·榮封》:“朝玉殿,訪云蘿。親骨肉,永歡娛。”
薛紹彭名句,經(jīng)行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