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及但生思,時哉無與言
出自唐代張九齡《歲初巡屬縣,登高安南樓言懷》:
山城本孤峻,憑高結層軒。
江氣偏宜早,林英粲已繁。
馀滋含宿霽,眾妍在朝暾。
拂衣釋簿領,伏檻遺紛喧。
深俯東溪澳,遠延南山樊。
歸云納前嶺,去鳥投遙村。
目盡有馀意,心惻不可諼。
朅來彭蠡澤,載經(jīng)敷淺原。
春及但生思,時哉無與言。
不才叨過舉,唯力酬明恩。
美化猶寂蔑,迅節(jié)徒飛奔。
雖無成立效,庶以去思論。
行復徇孤跡,亦云吾道存。
注釋參考
無與
(1).不給予。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可以取,可以無取,取傷亷;可以與,可以無與,與傷惠。”《法苑珠林》卷六:“無取無與,無我所心;脫欲所須,便可提去。”
(2).猶不跟,不同。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小翠》:“﹝ 王太常 ﹞生子 元豐 ,絶癡,十六歲不能知牝牡,因而鄉(xiāng)黨無與為婚?!?/p>
不參預;不相干?!蹲髠鳌は骞哪辍罚骸霸懗?,爾無與焉,與,將執(zhí)女?!薄稘h書·張湯傳》:“ 湯 念獨丞相以四時行園,當謝; 湯 無與也,不謝?!?顏師古 注:“與讀曰豫。無豫,謂不干其事也。”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·省事》:“此言為善則預,為惡則去……凡損於物,皆無與焉。” 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異五·趙康敏》:“公子孫自不肖,不能守此業(yè);此宅且數(shù)易主人,與某無與。” 魯迅 《集外集拾遺補編·<越鐸>出世辭》:“民聲寂寥,羣志幽閟,豈以為匹夫無與于天下,尚如戴朔北之虜也。”
張九齡名句,歲初巡屬縣,登高安南樓言懷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合并飛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