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許棠《汴河十二韻》
昔年開汴水,元應(yīng)別有由?;蚣嫱ǔ瑢帾?dú)為揚(yáng)州。
直斷平蕪色,橫分積石流。所思千里便,豈計(jì)萬方憂。
首甚資功濟(jì),終難弭宴游??諔妖堲聪拢灰婂\帆收。
浪倒長汀柳,風(fēng)欹遠(yuǎn)岸樓。奔逾懷許竭,澄徹泗濱休。
路要多行客,魚稀少釣舟。日開天際晚,雁合磧西秋。
一派注滄海,幾人生白頭。常期身事畢,于此泳東浮。
注釋參考
常期
一定的期限。《后漢書·趙咨傳》:“夫含氣之倫,有生必終,蓋天地之常期,自然之至數(shù)。” 三國 魏 曹丕 《典論·論文》:“年壽有時(shí)而盡,榮樂止乎其身,二者必至之常期,未若文章之無窮。” 唐 聶夷中 《短歌》:“生死與榮辱,四者乃常期?!薄肚迨犯濉ざY志十》:“凡貢期, 朝鮮 歲至, 琉球 間歲一至……餘道遠(yuǎn)貢無常期?!?/p>
身事
(1).指人的經(jīng)歷和遭遇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游思賦》:“撫身事而識苦,念親愛而知樂?!?前蜀 韋莊 《與東吳生相遇》詩:“十年身事各如萍,白首相逢淚滿纓?!?/p>
(2).指行蹤。 唐 杜甫 《樓上》詩:“皇輿三極北,身事五湖南?!?/p>
(3).自身的事情。 唐 趙嘏 《寄歸》詩:“早晚粗酬身事了,水邊歸去一閒人。”
(4).親身事奉。《太平廣記》卷一八三引 宋 孫光憲 《北夢瑣言·陸扆》:“ 扆 為宰相 韋昭度 所知,欲身事之速了,屢告 昭度 。”
于此
(1).在此。 漢 司馬相如 《上林賦》:“順天道以殺伐,時(shí)休息於此?!?南朝 宋 顏延之 《陶徵士誄》:“依世尚同,詭時(shí)則異。有一於此,兩非默置?!?/p>
(2).如此。 漢 阮瑀 《為曹公作書與孫權(quán)》:“思計(jì)此變,無傷於孤。何必自遂於此,不復(fù)還之?!?/p>
(3).至此;至今。 宋 蘇軾 《潮州修韓文公廟碑》:“獨(dú) 韓文公 起布衣,談笑而麾之。天下靡然從公,復(fù)歸于正,蓋三百年於此矣?!?/p>
許棠名句,汴河十二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