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及三天兩地,九六陰通,七八陽立
出自元代王吉昌《瑞鶴仙 五行生數(shù)至成數(shù)》:
王行真氣集。
通玄牝、谷神應(yīng)時出入。
綿綿定呼吸。
顯平調(diào)榮衛(wèi),蠕分和輯。
脈方動十。
得火候、熏蒸自給。
蕩百骸、九竅關(guān)開,上下溯流相襲。
功及三天兩地,九六陰通,七八陽立。
降升氣揖。
推造化,寶瓶緝。
配剛?cè)岷象w,抽添循數(shù),養(yǎng)就神丹一粒。
變陽魂、法界恢弘,跨云步急。
注釋參考
三天
(1).我國古代關(guān)于天體的學說,有渾天、宣夜、蓋天三家,稱為“三天”。《宋書·律歷志序》:“《天文》雖為該舉,而不言天形,致使三天之説,紛然莫辨?!痹敗?宣夜 ”。
(2).道教稱清微天、禹馀天、大赤天為三天?!稘h武帝內(nèi)傳》:“是三天上元之官,統(tǒng)領(lǐng)十萬?!薄逗?nèi)十洲記·方丈洲》:“ 方丈洲 在 東海 中心……有金玉琉璃之宮,三天司命所治之處。”《云笈七籤》卷八:“三天者,清微天、禹餘天、大赤天是也?!?/p>
(3).佛教稱欲界、se{1-1}界、無se{1-1}界為三天。 唐 李白 《秋日登揚州西靈塔》詩:“萬象分空界,三天接畫梁?!?王琦 注:“三天,謂欲界天、se{1-1}界天、無se{1-1}界天也?!?明 何景明 《詠天寧寺塔》詩:“鏡現(xiàn)三天象,珠含四日光。”
(4).泛指天空?!段饔斡洝返谑兀骸?行者 道:‘你不曾見夜間那火,光騰萬里,亮透三天,且休説二十里,就是二百里也照見了。’”
(5).指 清 代皇子及諸王公讀書的前、中、后三殿。 清 陳康祺 《郎潛紀聞》卷一:“世稱上齋曰三天,蓋由從前列圣每歲駐蹕 澄清園 ,諸王公即讀書園廬,其地為殿三層,皆有 世宗 皇帝御書匾額,前曰‘前垂天貺’,謂之前天;中曰‘中天景物’,謂之中天;后曰‘后天不老’,謂之后天,統(tǒng)謂之三天?!?/p>
兩地
(1).兩處;兩個地方。 南朝 梁 何遜 《與胡興安夜別詩》:“念此一筵笑,分為兩地愁?!?唐 元稹 《齊煚饒州刺史王堪澧州刺史制》:“俾分兩地之憂,佇聽二天之諺?!薄秲号⑿蹅鳌返诙兀骸跋胛?何玉鳳 遇見這位 安伯父 ,兩地成全,一丘合葬,可見‘不求人’的這句話斷説不起。” 魯迅 許廣平 有《兩地書》。如:他們分居兩地多年了。
(2).猶兩府。借指中書省、樞密院。 宋 無名氏 《新編分門古今類事·子京兩地》:“ 宋子京 在 蜀 有詩三百篇,名曰《猥藁》。常吟曰:‘碧云自有三年信,明月長為兩地愁?!怨磐共坏莾傻?,愁憤而薨,人以為此詩之讖也。” 宋 范仲淹 《答手詔條陳十事》:“ 范仲淹 、 富弼 皆在兩地,所宜盡心,為國家諸事建明,不得顧避?!?/p>
九六
(1).《易·乾》“初九” 唐 孔穎達 疏:“七為少陽,八為少陰,質(zhì)而不變,為爻之本體;九為老陽,六為老陰,文而從變,故為爻之別名?!币蛞浴熬帕狈褐戈庩柤叭釀偟葘傩浴!稘h書·律歷志上》:“九六,陰陽夫婦子母之道也?!?唐 呂巖 《七言》詩之十八:“九六相交道氣和,河車晝夜迸金波。”
(2).借指盛衰。 前蜀 杜光庭 《奉化宗祐侍中黃箓齋詞》:“乾剛坤載,不能排九六之期;蟾魄烏輪,不能革盈虧之勢?!?/p>
(3).“陽九百六”之略語。古代道家稱天厄為“陽九”,地厄為“百六”。因以“九六”指災難或厄運。 宋 李綱 《道君太上皇帝升遐慰表》:“國家鐘九六之運,鑾輿有沙漠之行?!?/p>
七八
(1).七八成。表示將近達到某種極限。 宋 蘇軾 《與范子豐》詩之五:“夏田旱捐七八,鹽法更變,課入不登?!?宋 王灼 《碧雞漫志》卷二:“ 晁天咎 、 黃魯直 皆學 東坡 ,韻製得七八。” 元 秦簡夫 《趙禮讓肥》第一折:“可憐我也萬苦千辛度命咱,現(xiàn)如今心似油煠,肉似鉤搭,死是七八,那個提拔!”
(2).差不多;大概。 元 無名氏 《符金錠》第三折:“伺候著,七八丟下繡球兒來也?!薄秊in{1*1}瓶{1*1}梅詞話》第五回:“還早些個,你自去賣一遭來,那廝七八也將來也?!薄秊in{1*1}瓶{1*1}梅詞話》第五八回:“這咱晚,七八有二更,放了俺們?nèi)チT了?!?/p>
(3).七乘八,五十六?!端貑枴ど瞎盘煺嬲摗罚骸埃壅煞颍萜甙?,肝氣衰,筋不能動。”
王吉昌名句,瑞鶴仙 五行生數(shù)至成數(shù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