士之以道義相從,豈計(jì)其功,而況乎公
出自宋代岳珂《范正獻(xiàn)書畢帖贊》:
士之以道義相從,豈計(jì)其功,而況乎公。
當(dāng)其任紬繹唐事之寄,所以極簡(jiǎn)編之從容。
亦既上成書于邇英,而公猶得以三百年之鑒,信其遺風(fēng)。
則是一紀(jì)之淹,乃所以就百世之功。
石渠蘭臺(tái),片言帝聰,考盤弗為,皦然初終,尤以見公子于元豐。
蓋盡其魏闕之心,而裕陵之于溫國(guó),未嘗不知其畎畝之忠也。
此帖之存,公心天通。
詆斥之誣,吁嗟麟窮。
注釋參考
道義
道義 (dàoyì) 道德和正義 morality and justice 道義上的支持相從
(1).跟隨,在一起?!妒酚洝と照吡袀鳌罚骸?宋中 為中大夫, 賈誼 為博士,同日俱出洗沐,相從論議?!薄稘h書·食貨志上》:“冬,民既入,婦人同巷,相從夜績(jī),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?!?宋 蘇軾 《送千乘千能兩侄還鄉(xiāng)》詩:“相從結(jié)茆舍,曝背談金鑾?!?清 葆光子 《物妖志·獸類·貍》:“弟與之相從半年,且賴渠拯恤,義均伉儷,難誣以鬼也?!?/p>
(2).相交往;相合并。 宋 蘇軾 《岐亭》詩序:“凡余在 黃 四年,三往見 季常 ,而 季常 七來見余,蓋相從百餘日也?!薄对厥贰肪硪唬骸按蠓才荷?,老在家里的理無,我將女兒與你兒子,你兒子留在這里做女婿,兩家相從了?!?/p>
而況
而況 (érkuàng) 連詞。何況 let alone;to say nothing of 今以鐘磬置水中,雖大風(fēng)浪不能鳴也,而況石乎?!巍?蘇軾《石鐘山記》岳珂名句,范正獻(xiàn)書畢帖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2恐龍捕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