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,詐趙而脅其璧
出自明代王世貞《藺相如完璧歸趙論》:
藺相如之完璧,人皆稱之。
予未敢以為信也。
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,詐趙而脅其璧。
是時(shí)言取璧者,情也,非欲以窺趙也。
趙得其情則弗予,不得其情則予;得其情而畏之則予,得其情而弗畏之則弗予。
此兩言決耳,奈之何既畏而復(fù)挑其怒也! 且夫秦欲璧,趙弗予璧,兩無所曲直也。
入璧而秦弗予城,曲在秦;秦出城而璧歸,曲在趙。
欲使曲在秦,則莫如棄璧;畏棄璧,則莫如弗予。
夫秦王既按圖以予城,又設(shè)九賓,齋而受璧,其勢不得不予城。
璧入而城弗予,相如則前請(qǐng)?jiān)唬骸俺脊讨笸踔ビ璩且病?br>夫璧非趙璧乎?而十五城秦寶也。
今使大王以璧故,而亡其十五城,十五城之子弟,皆厚怨大王以棄我如草芥也。
大王弗與城,而紿趙璧,以一璧故,而失信于天下,臣請(qǐng)就死于國,以明大王之失信!”秦王未必不返璧也。
今奈何使舍人懷而逃之,而歸直于秦? 是時(shí)秦意未欲與趙絕耳。
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,武安君十萬眾壓邯鄲,而責(zé)璧與信,一勝而相如族,再勝而璧終入秦矣。
吾故曰:藺相如之獲全于璧也,天也。
若其勁澠池,柔廉頗,則愈出而愈妙于用。
所以能完趙者,天固曲全之哉!
注釋參考
五城
五城 (wǔchéng) 指五城御史。清時(shí)京城內(nèi)分東西南北中五個(gè)地區(qū) officials of five districts in capital city 京兆五城不敢專決。——清· 方苞《獄中雜記》空名
空名 (kōngmíng) 虛名 empty fame 不務(wù)空名 和實(shí)際情況不相符合的名義 dummy 他掛了個(gè)副職的空名,一點(diǎn)主也做不了王世貞名句,藺相如完璧歸趙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