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賀鑄《飛鴻亭》:
禪林跨山脅,飛構(gòu)鑿崚嶒。
千里寄雙睫,百憂消一登。
斯游屬公暇,曉日東南升。
霜野明練甲,云陰垂海鵬。
東州地陽暖,臘月川無冰。
大艑出洪口,突去如騫騰。
趺坐思方寂,桐魚聞飯僧。
生臺飽馴鴿,散上浮圖層。
矯首發(fā)長嘯,清風(fēng)鼓塵膺。
寥寥紫虛路,鴻雁正憑凌。
仿像中散公,俯手朱絲繩。
粉繪久零落,爽靈呼不應(yīng)。
顧余識尤寡,況復(fù)無才稱。
行且置纓笏,庵棲宗大乘。
二子勿多誚,有心何不能。
注釋參考
仿像
(1).隱約貌?!段倪x·木華<海賦>》:“且希世之所聞,惡審其名?故可仿像其色,靉靆其形?!?李善 注:“仿像、靉靆,不審之貌?!?南朝 齊 王融 《巫山高》詩:“仿像 巫山 高,薄暮 陽臺 曲。” 唐 杜甫 《渼陂西南臺》詩:“仿像識鮫人,空蒙辨魚艇。”
(2).好象,似乎?!稌x書·劉元海載記》:“吾昔從 邯鄲 張冏 母 司徒氏 相,云吾當(dāng)有貴子孫,三世必大昌,仿像相符矣?!?/p>
(3).模仿?!稌x書·劉粲載記》:“﹝ 粲 ﹞好興造宮室,相國之府仿像紫宮?!?/p>
亦作“ 倣象 ”。模仿。 唐 薛用弱 《集異記·李清》:“即詣故居,朝來之大宅宏門,改張新舊,曾無倣像?!?明 王守仁 《傳習(xí)錄》卷中:“后儒之所謂著察者,亦是狃於聞見之狹,蔽於沿習(xí)之非,而依擬倣象於影響形跡之間,尚非圣門之所謂著察者也?!?/p>
中散
中散大夫的省稱。 三國 魏 嵇康 曾任中散大夫,世以“中散”稱之。 南朝 宋 顏延之 《五君詠·嵇中散》:“ 中散 不偶世,本自餐霞人?!?南朝 梁 江淹 《恨賦》:“及夫 中散 下獄,神氣激揚,濁醪夕飲,素琴晨張。” 唐 杜甫 《贈比部蕭郎中十兄》詩:“ 中散 山陽 鍛, 愚公 野谷 村?!?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鬧榭》:“ 龜年 喧笛管, 中散 鬧箏琶。”
朱絲繩
指琴瑟上的絲弦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代白頭吟》:“直如朱絲繩,清如玉壺冰。”參見“ 朱絲 ”。
賀鑄名句,飛鴻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