芋魁徑尺誰能盡,榿木三年已足燒
出自宋代蘇軾《送戴蒙赴成都玉局觀將老焉》:
拾遺被酒行歌處,野梅官柳西郊路。
聞道華陽版籍中,至今尚有城南杜。
我欲歸尋萬里橋,水花風葉暮蕭蕭。
芋魁徑尺誰能盡,榿木三年已足燒。
百歲風狂定何有,羨君今作峨眉叟。
縱未家生執(zhí)戟郎,也應世出埋輪守。
莫欺老病未歸身,玉局他年第幾人。
會待子猷清興發(fā),還須雪夜去尋君。
注釋參考
芋魁
芋的塊莖。亦泛稱薯類植物的塊莖?!逗鬂h書·方術傳上·許楊》:“時有謡歌曰:‘敗我陂者 翟子威 ,飴我大豆,亨我芋魁?!?李賢 注:“芋魁,芋根也?!?明 徐渭 《薯蕷》詩:“芋魁徒軟美,松粉藉餦餭?!?清 顧炎武 《兄子言及開吳淞江之役書此示之》詩:“五十年來羹芋魁,頓令澤國生蒿萊?!?/p>
徑尺
直徑一尺?!俄n非子·說難》:“夫龍之為蟲也,柔可狎而騎也,然其喉下有逆鱗徑尺,若人有嬰之者,則必sha{1-1}人?!?狄平子 《論文學上小說之位置》:“其可以自隨者,莫如書畫。然徑尺之影,一覽無餘,畫之缺點一;但有形式,而無精神,畫之缺點二?!?/p>
榿木
樺木科。落葉灌木。樹皮光滑。葉長倒卵形,邊緣有鋸齒。春季開花。分布于中國四川、貴州和陜西。木材輕軟,宜做室內(nèi)小器具。蘇軾名句,送戴蒙赴成都玉局觀將老焉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