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大中郎,煌煌虎節(jié)
出自宋代岳珂《晁無咎金山詩帖贊》:
我登吞海,而帖適至。
事雖偶然,不啻有意。
彼江山者,秀無古今。
丘壑市朝,則二其必。
阿大中郎,煌煌虎節(jié)。
金閨卷懷,亦既殊轍。
同此登覽,而趣不同。
云霄并翔,翚翟冥鴻。
矢詞胸襟,浩蕩萬里。
比興所存,二疏是企。
清詩勝景,何地無之。
不縶不維,景則我隨。
征塵障天,我亦倦翼,遺墨未渝,微躬奚息。
南零之波,上派于湓。
詩其警予,以諗侯門。
注釋參考
阿大
(1).對 晉 王忱 的昵稱。 忱 ,小字 王大 ,故稱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識鑒》:“ 王恭 隨父在 會稽 。 王大 自都來拜墓。 恭 暫往墓下看之。二人素善,遂十餘日方還。父問 恭 :‘何故多日?’對曰:‘與 阿大 語,蟬連不得歸。’”
(2).方言。掌柜;經(jīng)理。 郭沫若 《水平線下·百合與番茄上》:“我為生活關系,不能不就一職業(yè),而此職業(yè)之名目,乃是大東農(nóng)場的營業(yè)主任--其實好聽些說叫主任,直說便是店里的阿大。” 巴人 《白眼老八》:“他回家時逢人便說:‘這種勾當wo{1|1}干不下去,阿大(即經(jīng)理)、賬房吃飯了,還要我站在桌旁添飯。’”
(3).方言。稱子女中排行最大的。 清 平步青 《霞外攟屑·釋諺·阿大格娘》:“《青箱雜記》卷三:‘ 嶺 南風俗,相呼不以行第,惟以各人所生男女小名呼其父母?!唇?越 中村俗相呼阿大格爹、阿二格孃,乃呼母為嬸,皆似沿 宋 嶺南之俗稱。然《左傳》 聲伯 之母,則以子名呼父母,古已有之?!薄缎旅裢韴蟆?990.9.12:“ 上海 人總是把家中的孩子從大到小稱之為‘阿大’、‘阿二頭’、‘阿三頭’?!?/p>
中郎
(1).官名。 秦 置, 漢 沿用。擔任宮中護衛(wèi)、侍從。屬郎中令。分五官、左、右三中郎署。各署長官稱中郎將,省稱中郎。 漢 蘇武 、 蔡邕 曾任中郎將,后世均以中郎稱之。 唐 杜甫 《送顧八分文學適洪吉州》詩:“ 中郎 石經(jīng)后, 八分 蓋憔悴?!?宋 劉克莊 《沁園春·十和林卿得女》詞:“ 中郎 傳業(yè), 蔡琰 詞章?!贝酥?蔡邕 。 元 張翥 《上京秋日》詩:“ 中郎 節(jié)在仍歸 漢 ,校尉城空罷護 羌 。”此指 蘇武 。
(2).次子。 元 成廷珪 《戚戚行》:“大郎荷鍤北開河,中郎買刀南討賊?!?/p>
煌煌
煌煌 (huánghuáng) 明亮輝耀貌 brilliant 明星煌煌虎節(jié)
(1). 周 代山國使者出行時所持的符節(jié)。《周禮·地官·掌節(jié)》:“凡邦國之使節(jié),山國用虎節(jié),土國用人節(jié),澤國用龍節(jié),皆金也?!?鄭玄 注:“使節(jié),使卿大夫聘於天子諸侯,行道所執(zhí)之信也,土,平地也。山多虎,平地多人,澤多龍,以金為節(jié)鑄象焉。” 孫詒讓 正義引 江永 曰:“此即小行人之虎、人、龍節(jié),列國之使,各用其虎、人、龍節(jié),以為行道之信。觀其用虎節(jié),知其自山國而來,人、龍亦然?!?/p>
(2).泛指符節(jié)。 唐 顏真卿 《贈僧皎然》詩:“龍池護清激,虎節(jié)到深邃。” 宋 王安石 《送鄆州知府宋諫議》詩:“首路龍旗盛,提封虎節(jié)嚴。賜衣纏紫艾,衛(wèi)甲綴朱綅?!?清 汪懋麟 《送舟次二兄冊封琉球》詩:“稽顙請封圣人喜,虎節(jié)特令儒臣持。”
岳珂名句,晁無咎金山詩帖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會說話的考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