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陸游《暮歸舟中》
五月未劇暑,暮從城市還。
斷虹低飲澗,落日遠銜山。
蟹舍叢蘆外,菱舟薄靄間。
詩情終草草,虛遣鬢毛斑。
注釋參考
詩情
(1).作詩的情緒、興致。 唐 劉禹錫 《秋詞》之一:“晴空一鶴排云上,便引詩情到碧霄。” 宋 陸游 《瀼西》詩:“亦知憂吏責(zé),未忍廢詩情。” 清 王夫之 《東閣梅》詩:“香國 揚州 錦陣豪,詩情偏向峭寒高?!?/p>
(2).詩一般的美妙意境。 郭小川 《春歌》之一:“不是我舍不得花費筆墨,只因為春天的詩情太濃太多?!?/p>
草草
草草 (cǎocǎo) 馬虎;簡陋從事;不細致或不全面;慌亂 hastily;carelessly;roughly 元嘉草草,封狼居胥,贏得倉皇北顧。——宋· 辛棄疾《永遇樂·京口北固亭懷古》 他草草收拾了一下,背著包就往東站趕鬢毛
鬢毛 (bìnmáo) 鬢角的頭發(fā) hair on the temple 鄉(xiāng)音無改鬢毛衰?!啤?賀知章《回鄉(xiāng)偶書》陸游名句,暮歸舟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