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劉克莊《又得湖字》:
帝賜先生一曲湖,畫船領(lǐng)客泛菰蒲。
覆茅亭子尋猶遠(yuǎn),隔柳人家看似無。
渴嗜瀑泉頻遣汲,醒行釣岸屢嗔扶。
假令不立功名死,史筆須編入酒徒。
注釋參考
假令
假令 (jiǎlìng) 假設(shè),如果 if 假令有取?!啤?柳宗元《柳河?xùn)|集》 臨時(shí)代理縣令 acting county magistrate功名
功名 (gōngmíng) 功績和名位;封建時(shí)代指科舉稱號或官職名位 scholarly honour or official rank in feudal China 丈夫處世兮立功名,立功名兮慰平生?!度龂萘x》 但是,他們(指東林黨人)比起那一班讀死書的和追求功名利祿的人,總算進(jìn)步多了?!妒率玛P(guān)心》史筆
(1).歷史記載的代稱。指史冊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求自試表》:“使名掛史筆,事列朝榮,雖身分 蜀 境,首懸 吳 闕,猶生之年也?!?宋 王禹偁 《鄭善果非正人論》:“史臣謂 鄭善果 幼事賢母,長為正人。予以 善果 行事驗(yàn)之,見史筆之失?!?清 昭槤 《嘯亭續(xù)錄·古史筆多緣飾》:“古今所謂忠臣孝子,皆未足深信,乃史筆之緣飾,欲為后代美談耳。”
(2).指修史之筆?!稌x書·文苑傳·曹毗》:“既登 東觀 染史筆,又據(jù)太學(xué)理儒功?!?明 宋濂 《吳公行狀》:“他時(shí)執(zhí)史筆者,尚有考於斯焉?!?/p>
(3).指執(zhí)史筆之人,史官。 唐 韓愈 《石君墓志銘》:“故相國 鄭公 餘慶 ,留守 東都 ,上言 洪 可付史筆?!?/p>
(4).史家記敘史實(shí)的筆法。 唐 岑參 《佐郡思舊游》詩:“史筆眾推直,諫書人莫窺。” 明 胡應(yīng)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史書占畢一》:“余謂 劉 有史學(xué),無史筆?!?孫犁 《澹定集·與友人論傳記》:“史筆和文學(xué)之筆,應(yīng)該分別開。”
編入
編入 (biānrù) 編排進(jìn)去 arrange into酒徒
嗜酒的人?!俄n非子·詭使》:“今死士之孤飢餓乞於道,而優(yōu)笑酒徒之屬乘車衣絲?!?唐 韋應(yīng)物 《酒肆行》:“ 長安 酒徒空擾擾,路傍過去那得知?!?清 龔諴 《二月望日西澗僉憲招飲》詩:“酒徒嗜酒慙戶小,飲未三升迷白皂。” 艾青 《蘆笛·透明的夜》:“酒徒們,走向村邊,進(jìn)入了一道燈光敞開的門。”
劉克莊名句,又得湖字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長相思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