維鵲有巢,維鳩方之;之子于歸,百兩將之
出自先秦詩(shī)經(jīng)《鵲巢》:
維鵲有巢,維鳩居之;之子于歸,百兩御之。
維鵲有巢,維鳩方之;之子于歸,百兩將之。
維鵲有巢,維鳩盈之;之子于歸,百兩成之。
注釋參考
之子
這個(gè)人?!对?shī)·周南·漢廣》:“之子于歸,言秣其馬?!?鄭玄 箋:“於是子之嫁,我愿秣其馬?!?晉 潘岳 《悼亡詩(shī)》:“之子歸窮泉,重壤永休隔?!?金 元好問(wèn) 《寄贈(zèng)龐漢》詩(shī):“之子貧居久,詩(shī)文日有功。” 清 方文 《李臨淮玄素招集松筠閣》詩(shī):“之子蓄奇懷,中宵肆良讌?!?/p>
于歸
出嫁?!对?shī)·周南·桃夭》:“之子于歸,宜其室家?!?朱熹 集傳:“婦人謂嫁曰歸?!?馬瑞辰 通釋?zhuān)骸啊稜栄拧罚骸?,曰也?!蛔x若聿,聿、于一聲之轉(zhuǎn)?!佑跉w’,正與‘黃鳥(niǎo)于飛’、‘之子于征’為一類(lèi)。于飛,聿飛也;于征,聿征也;于歸,亦聿歸也。又與《東山》詩(shī)‘我東曰歸’《采薇》詩(shī)‘曰歸曰歸’同義,曰亦聿也。于、曰、聿,皆詞也?!?明 孫仁孺 《東郭記·一妾》:“在閨中雙雙聚首,怕于歸不能相守。” 清 李漁 《蜃中樓·雙訂》:“他日于歸,不知嫁著甚么男子,好生愁?lèi)??!?郭沫若 《棠棣之花》第二幕:“我記得你還有一位令姐,怕已經(jīng)于歸了吧?”
百兩
(1).古時(shí)車(chē)凡兩輪,故以?xún)捎?jì)數(shù)。百兩,即百輛車(chē)。特指結(jié)婚時(shí)所用的車(chē)輛。亦泛言車(chē)輛多?!对?shī)·召南·鵲巢》:“之子于歸,百兩御之?!?毛 傳:“百兩,百乘也,諸侯之子嫁於諸侯,送御者皆百乘?!?唐 楊巨源 《和呂舍人喜張員外自北番回至境上先寄》:“百兩開(kāi)戎壘,千蹄入御欄?!?唐 張光朝 《天門(mén)街西觀榮王聘妃》詩(shī):“三周初展義,百兩遂言歸。” 宋 蘇軾 《次韻許遵》:“供帳已應(yīng)煩百兩,擊鮮無(wú)久溷諸郎。”
(2).借指出嫁。 唐 周遇 《霍夫人墓志》:“遂適 彭城公 ,百兩之后,一與之齊,嚴(yán)奉舅姑,敬恭戚族?!?/p>
詩(shī)經(jīng)名句,鵲巢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追氣球之旅休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