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齊己《答禪者》
五老峰前相遇時,兩無言語只揚眉。南宗北祖皆如此,
天上人間更問誰。山衲靜披云片片,鐵刀涼削鬢絲絲。
閑吟莫學(xué)湯從事,拋卻袈裟負(fù)本師。
注釋參考
山衲
(1).僧侶的衣服。 唐 馬戴 《霽后寄白閣僧》詩:“久披山衲壞,孤坐石牀寒?!?/p>
(2).借指山中的僧人。 宋 梅堯臣 《冬日陪武平游西余精舍》詩:“遙看松竹深,雪屋藏山衲?!?清 黃周星 《游衡岳記》:“有山衲扶籐相御,則 觀音巖 僧 碧環(huán) 也。”
披云
(1).撥開云層。 漢 徐干 《中論·審大臣》:“ 文王 之識也,灼然若披云而見日,霍然若開霧而觀天。” 三國 魏 嵇康 《琴賦》:“天吳踴躍于重淵, 王喬 披云而下墜。” 明 文徵明 《寄許仲貽》詩:“幾回對月思 玄度 ,安得披云見 士龍 ?!卑矗?士龍 為 晉 陸云 字, 云間 人。因曾自稱“ 云間 陸士龍 ”,故云。
(2).敬詞。猶言大駕光臨。比之自天而降,故云。《北史·隱逸傳·徐則》:“故遣使人,往彼延請……希能屈己,佇望披云?!?/p>
(3).沖霄。亦以喻得志。 唐 薛逢 《席上酬東川嚴(yán)中丞敘舊見贈》詩:“昔記披云日,今逾二十年。聲名俱是夢,思舊半歸泉。” 明 高明 《琵琶記·杏園春宴》:“錦韉燦爛披云,銀鐙熒煌曜日?!?/p>
鬢絲
亦作“鬂絲”。鬢發(fā)。 唐 李商隱 《贈司勛杜十三員外》詩:“心鐵已從干鏌利,鬢絲休嘆雪霜垂。” 明 李標(biāo) 《寄懷無塵上人》詩:“蒲柳先衰感鬢絲,孤蹤不定益凄其?!?清 陶窳 《冬草》詩:“世態(tài)看蓬轉(zhuǎn),孤心感髩絲?!?清 徐曼仙 《漫成》詩:“白到鬂絲羞鏡影,紅多血淚浣衣塵?!?戴望舒 《霜花》詩:“我靜觀我鬢絲的零落,于是我迎來你所裝點之秋?!?/p>
齊己名句,答禪者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