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伯端《即心是佛頌》:
佛即心兮心即佛,心佛從來皆妄物。
若知無佛復(fù)無心,始是真如法身佛。
法身佛,沒模樣,一顆圓光含萬象。
無體之體即真體,無相之相即實相。
非色非空非不空,不動不靜不來往。
無異無同無有無,難取難舍難聽望。
內(nèi)外圓通到處通,一佛國在一沙中。
一粒沙含大千界,一個身心萬個同。
知之須會無心法,不染不滯為凈業(yè)。
善惡千端無所為,便是南無及迦葉。
注釋參考
無體
(1).謂行禮中沒有一定的動作儀式?!抖Y記·孔子閑居》:“ 孔子 曰:‘無聲之樂,無體之禮,無服之喪,此之謂三無?!?孔穎達 疏:“非有升降揖讓之禮,故為無體之禮也?!?/p>
(2).沒有形體。道家形容道的玄妙抽象,佛教亦以表示教義的玄微?!痘茨献印ぞ裼?xùn)》:“其動無形,其靜無體。” 高誘 注:“無形無體,道之容也?!?漢 嚴遵 《道德指歸論·道生》:“道之為物……指之無體,象之無容?!?唐 張說 《陳州龍興寺碑》:“觀夫廣大無相者,虛空也,四輪依之而??;精微無體者,佛性也,萬法因之以生。”
(3).沒有一定的體式或格式?!杜f唐書·音樂志三》:“六變有成,三登無體。”
真體
真實的本體。 南朝 梁 蕭統(tǒng) 《解二諦義》:“又諮真寂之體,本自不流,凡夫見流,不離真體,然則但有一真,不成二諦?!?唐 彥悰 《后畫錄·隋江志》:“筆力勁健,風神頓爽,模山擬水,得其真體?!?清 王夫之 《張子正蒙注·太和》:“陰陽未分,二氣合一,絪緼太和之真體,非目力所及,不可得而見也?!?/p>
無相
(1).無人扶助?!蹲髠鳌べ夜迥辍罚骸啊稓w妹》之《睽》,猶無相也?!?杜預(yù) 注:“《歸妹》,女嫁之卦;《睽》,乖離之象,故曰無相。相,助也。” 陸德明 釋文:“相,息亮反。”《禮記·仲尼燕居》:“治國而無禮,譬猶瞽之無相與!” 孔穎達 疏:“相,謂扶相?!?/p>
(2).佛教語。與“有相”相對。指擺脫世俗之有相認識所得之真如實相。 南朝 梁 蕭統(tǒng) 《和梁武帝游鍾山大愛敬寺詩》:“神心鑒無相,仁化育有為?!?唐 姚合 《過欽上人院》詩:“有相無相身,惟師説始真?!?/p>
(3).沒有福相。 晉 干寶 《搜神記》卷十九:“父母無相,惟生六女,無有一男?!?/p>
實相
(1).佛教語。指宇宙事物的真相或本然狀態(tài)?!斗ㄈA經(jīng)·方便品》:“惟佛與佛,乃能究盡諸法實相?!?南朝 梁 慧皎 《高僧傳·yi{1-1}解·支遁》:“追蹤 馬鳴 ,躡影 龍樹 ;義應(yīng)法本,不違實相?!?宋 王安石 《寄國清處謙》詩:“我欲相期談實相, 東林 何必謝 劉 雷 ?!薄冻蹩膛陌阁@奇》卷二二:“話説人生榮華富貴,眼前的多是空花,不可認為實相?!?清 龔自珍 《妙法蓮華經(jīng)四十二問》:“佛不壞假名而説實相。” 呂澂 《中國佛教源流略講》第五講:“實相是佛教的**觀。”
(2).真相。 章炳麟 《駁康有為論革命書》:“此正 滿洲 行政之實相也?!?/p>
張伯端名句,即心是佛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