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覯《寄史屯田》:
秀汝清旴數(shù)舍中,系匏名謁竟難通。
只知俗吏隆官業(yè),不意高文有古風。
朝請待趨天屏北,家園歸省浙江東。
遠民利害聞應熱,早晚嘉謀沃舜聰。
注釋參考
俗吏
才智凡庸的官吏。 漢 賈誼 《治安策》:“夫移風易俗,使天下回心而鄉(xiāng)道,類非俗吏之所能為也。俗吏之所務,在于刀筆筐篋,而不知大體?!薄稘h書·兒寬傳》:“異日, 湯 見上。問曰:‘前奏非俗吏所及,誰為之者?’ 湯 言 兒寬 ?!?清 錢謙益 《福建泉州府知府趙士許授中憲大夫制》:“爾為郡一出於仁人、學士之為,而絶去鄙儒、俗吏之習,其亦有前政之思乎?” 郭沫若 《革命春秋·歸去來·達夫的來訪》:“我看 達夫 的使命依然是做個文藝作家,與其為俗吏式的事務所糾纏,倒應該隨時隨地去豐富自己的作家的生命?!?/p>
官業(yè)
(1).官府里的事務;公務?!秶Z·楚語上》:“其事不煩官業(yè),其日不廢時務。” 韋昭 注:“業(yè),事也?!?唐 元稹 《批宰臣請上尊號第二表》:“況今四海雖清,物力方困,六戎雖伏,邊備尚勞,百吏雖存,官業(yè)多曠,萬目雖設,紀律未張,有此四者,不遑荒寧?!?宋 王禹偁 《謫居感事》詩:“宦途甘碌碌,官業(yè)亦孜孜?!?/p>
(2).為官的業(yè)績。 唐 元稹 《韓皋吏部尚書趙宗儒太常卿制》:“更用舊老,以均勞逸;至於官業(yè),非予敢知?!薄杜f唐書·憲宗紀下》:“諸州府五品以上官替后,委本道長官量其才行、官業(yè)、資歷,每年冬季一度聞焉。” 元 劉祁 《歸潛志》卷九:“﹝ 趙閑閑 ﹞又曰:‘某官業(yè)當為本朝第一?!?/p>
(3).政府的產(chǎn)業(yè)。 鄒魯 《中國同盟會》:“點收官印文憑,及一切官業(yè)。”
不意
不意 (bùyì) 沒有想到 unexpectedly;be contrary to expectation 敵出不意。——清·徐珂《清稗類鈔·戰(zhàn)事類》高文
(1). 漢高祖 劉邦 和 漢文帝 劉恒 的并稱。 漢 班固 《封燕然山銘》:“將上以攄 高 文 之宿憤,光祖宗之玄靈?!?/p>
(2). 唐高祖 李淵 和 唐太宗 (謚 文皇帝 ) 李世民 的并稱。 唐 杜牧 《感懷詩》:“ 高 文 會 隋 季,提劍徇天意。”
(3).指優(yōu)秀詩文。亦用作對對方詩文的敬稱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喻蔽》:“格言高文,豈患莫賞而減之哉?!?宋 曾鞏 《回傅侍講啟》:“高文大策,久聳動於朝端?!?清 黃鷟來 《詠懷》之六:“高文存逸調(diào),豁達遠權利?!?/p>
有古
有遠謀?!兑葜軙こS枴罚骸鞍凡灰?,民知其至,而至于子孫,民乃有古,古者因民以順民?!?孔晁 注:“皆有經(jīng)遠之規(guī),謂之有古?!?/p>
李覯名句,寄史屯田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