侵寒欲清癯,向晚變孤翠
出自宋代鄭剛中《鄰翁以紫石斛承粗山一塊為予書室這奉斛蓋端》:
見山不見理,真假析為二。
看假作真山,細(xì)大豈殊致。
鄰翁憐索居,奉我石一塊。
嵌空會(huì)短小,枯澀少堅(jiān)膩。
承以下巖紫,其體潤而細(xì)。
翁言白鹿皮,蒼璧慚倒置。
殷勤加謝翁,分別非所會(huì)。
但見眼中山,幾立出塵外。
侵寒欲清癯,向晚變孤翠。
蕭蕭風(fēng)雨天,云氣或冥晦。
雖地禽鳥聲,頗若巖洞邃。
側(cè)耳聽其中,恐有隱者在。
注釋參考
清癯
清癯 (qīngqú) 清瘦 lean;spare;thin 司空表圣宜賢良,清癯不欲游巖廊。——郝經(jīng)《唐十臣像歌》向晚
向晚 (xiàngwǎn) 臨近晚上的時(shí)候 at dusk 向晚的風(fēng)很涼爽孤翠
(1).指挺拔翠綠的景物?!端囄念惥邸肪戆似咭?南朝 梁 徐摛 《冬蕉卷心賦》:“拔殘心於孤翠,植晚翫於冬餘?!?唐 陳子昂 《與東方左史虬修竹篇》:“龍種生南岳,孤翠鬱亭亭。” 唐 劉太真 《宣州東峰亭各賦一物得古壁臺(tái)》:“光含孤翠動(dòng),色與暮云寂。”
(2).指獨(dú)立蒼翠的山峰。 宋 蘇軾 《七月五日》詩之二:“云間聳孤翠,林表浮遠(yuǎn)漲?!?/p>
鄭剛中名句,鄰翁以紫石斛承粗山一塊為予書室這奉斛蓋端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