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通群帝集臺斗,下鑒十洲通碣石
出自宋代高似孫《清曉升瓊臺頂石崖有仙人腳跡》:
亂石排天倚嵐壁,苔痕不犯松喬跡。
上通群帝集臺斗,下鑒十洲通碣石。
樹呼清風雜今古,山遺宿潤從開辟。
丹翁曾同玉女醉,樵者亦見仙人弈。
云飛磴道晴掩冉,露濕衣裳香滴瀝。
洞中靈君來不來,鶴歸沖落桃花碧。
注釋參考
上通
(1).謂下情上達于君。《管子·明法》:“下情不上通,謂之塞;下情上而道止,謂之侵。” 尹知章 注:“求不上通,則與君隔絶,故曰塞也?!?宋 歐陽修 《論修河第三狀》:“下情如此,誰為上通?臣即知其詳,豈敢自默?!?/p>
(2).指出仕?!抖Y記·儒行》:“儒有博學而不窮,篤行而不倦,幽居而不淫,上通而不困?!?鄭玄 注:“幽居,謂獨處時也。上通,謂仕道達於君也?!?孔穎達 疏:“上通,謂身得通達於君,有道德被用也?!?/p>
群帝
1.道家謂五方之帝。臺斗
比喻宰輔重臣。臺,三臺星;斗,北斗。 唐 杜甫 《送重表侄王砅評事使南海》詩:“及乎 貞觀 初,尚書踐臺斗。” 明 李東陽 《同年祭傅文穆公文》:“地極臺斗,望隆冠紳?!?清 陳維崧 《莊椿歲·壽高陽李相國》詞:“緑髩調(diào)羹,黑頭補袞,人間臺斗?!?/p>
十洲
(1).道教稱大海中神仙居住的十處名山勝境。亦泛指仙境。《海內(nèi)十洲記》:“ 漢武帝 既聞 王母 説八方巨海之中有 祖洲 、 瀛洲 、 玄洲 、 炎洲 、 長洲 、 元洲 、 流洲 、 生洲 、 鳳麟洲 、 聚窟洲 。有此十洲,乃人跡所稀絶處?!?唐 盧照鄰 《贈李榮道士》詩:“風搖十洲影,日亂九江文?!?宋 晏幾道 《清平樂》詞:“正在十洲殘夢,水心宮殿斜陽。” 林學衡 《寓言》詩之一:“吟成準擬凌空去,一葉飄然向十洲?!?/p>
(2).樂曲名。
(3). 明 畫家 仇英 的號。 清 徐沁 《明畫錄》卷一:“ 仇英 字 實夫 ,號 十洲 ……摹 唐 宋 人畫,皆能奪真,尤工人物?!?/p>
碣石
(1).山名。在 河北省 昌黎縣 北。 碣石山 馀脈的柱狀石亦稱 碣石 ,該石自 漢 末起已逐漸沉沒海中?!稌び碡暋罚骸皩?岍 及 岐 …… 太行 、 恒山 ,至于 碣石 ,入于海。”《漢書·武帝紀》:“行自 泰山 ,復東巡海上,至 碣石 。” 唐 韋應物 《彈棋歌》:“豈如 昆明 與 碣石 ,一箭飛中隔遠天?!?明 王錂 《春蕪記·獻賦》:“似迢遙乘槎海畔,把 碣石 相望。” mao{1~1}澤{1*1}東 《浪淘沙·北戴河》詞:“往事越千年, 魏武 揮鞭,東臨 碣石 有遺篇?!?/p>
(2).指墓碑。 唐 司空圖 《偶詩》之三:“一掬 信陵 墳上土,便如碣石累千金?!?/p>
高似孫名句,清曉升瓊臺頂石崖有仙人腳跡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