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杜甫《夜》
露下天高秋水清,空山獨(dú)夜旅魂驚。疏燈自照孤帆宿,
新月猶懸雙杵鳴。南菊再逢人臥病,北書不至雁無(wú)情。
步蟾倚杖看牛斗,銀漢遙應(yīng)接鳳城。
注釋參考
步蟾
喻科舉登第。 明 沉受先 《三元記·講學(xué)》:“腹飽五車期步蟾?!眳⒁姟?蟾宮折桂 ”。
倚杖
(1).依賴。 晉 干寶 《晉紀(jì)總論》:“倚杖虛曠,依阿無(wú)心者,皆名重海內(nèi)。”《晉書·趙胤傳》:“ 南頓王 宗 反, 胤 殺 宗 ,於是 王導(dǎo) 、 庾亮 并倚杖之?!?清 薛福成 《書益陽(yáng)胡文忠公與遼陽(yáng)官文恭公交歡事》:“今用事者,胸?zé)o成見,依人而行,況以使相而握兵符,又隸旗籍,為朝廷所倚杖,每有大事,可借其言以得所請(qǐng)?!?/p>
(2).拄著手杖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代東武吟》:“腰鐮刈葵藿,倚杖牧鷄豚。” 唐 王維 《輞川閑居贈(zèng)裴秀才迪》詩(shī):“倚杖柴門外,臨風(fēng)聽暮蟬?!?唐 杜甫 《春歸》詩(shī):“倚杖看孤石,傾壺就淺沙?!?/p>
牛斗
指牛宿和斗宿。傳說(shuō) 吳 滅 晉 興之際,牛斗間常有紫氣。 雷煥 告訴尚書 張華 ,說(shuō)是寶劍之氣上沖于天,在 豫東 豐城 。 張華 派 雷 為 豐城 令,得兩劍,一名龍泉,一名太阿,兩人各持其一。 張華 被誅后,失所持劍。后 雷煥 子持劍過(guò) 延平津 ,劍入水,但見兩龍各長(zhǎng)數(shù)丈,光采照人。見《晉書·張華傳》。后常用以為典。 北周 庾信 《思舊銘》:“劍沒 豐城 ,氣存牛斗。” 唐 杜甫 《所思》詩(shī):“徒勞望牛斗,無(wú)計(jì)斸龍泉。” 元 薩都剌 《過(guò)延平津》詩(shī):“神光射霄漢,牛斗為不明?!?何其芳 《憶昔》詩(shī):“光芒萬(wàn)丈射牛斗,要把人間重鑄成?!?/p>
牛鬭:1.謂牛相斗。 北周 庾信 《周譙國(guó)公夫人步陸孤氏墓志銘》:“月峽猿啼,江神牛鬭。” 元 張雨 《春耕》詩(shī):“壺漿稚子看牛鬭,卻過(guò)田頭午餉時(shí)?!?/p>
(2).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(shuō)新語(yǔ)·紕漏》:“ 殷仲堪 父病虛悸,聞牀下蟻動(dòng),謂是牛鬭?!?劉孝標(biāo) 注引 檀道鸞 《續(xù)晉陽(yáng)秋》:“ 仲堪 父曾有失心病?!焙笥谩芭ta”指病虛、心神恍惚。 五代 李瀚 《蒙求》詩(shī):“ 廣 客蛇影, 殷 師牛鬭。”
銀漢
銀漢 (Yínhàn) 見“銀河” the milky way 銀漢橫空遙應(yīng)
謂遠(yuǎn)遠(yuǎn)地配合呼應(yīng)。《清史稿·萬(wàn)傳》:“是時(shí) 王杲 領(lǐng) 建州 ,與 韃靼 東西遙應(yīng),窺 遼 塞, 萬(wàn) 支拄其間不令合?!?江地 《捻軍史初探·皖北根據(jù)地失守與張洛行殉難》:“ 浙 東的 法國(guó) 洋槍隊(duì)和 浙 西的 左宗棠 部 湘 軍正相互遙應(yīng)著陰謀夾攻 杭州 ?!?/p>
鳳城
京都的美稱。 唐 沉佺期 《奉和立春游苑迎春》:“歌吹銜恩歸路晚,棲烏半下鳳城來(lái)?!?唐 杜甫 《夜》詩(shī):“步簷倚杖看牛斗,銀漢遙應(yīng)接鳳城?!?仇兆鰲 注引 趙次公 曰:“ 秦穆公 女吹簫,鳳降其城,因號(hào) 丹鳳城 。其后言京城曰鳳城?!?清 龔自珍 《行香子》詞:“在鳳城西,垂楊畔,落花間。” 郭沫若 《潮集·十年建國(guó)增徽識(shí)》:“鳳城西翼見巍峨,高唱人民解放歌?!?/p>
杜甫名句,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