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高適《寄宿田家》
田家老翁住東陂,說道平生隱在茲。鬢白未曾記日月,
山青每到識春時。門前種柳深成巷,野谷流泉添入池。
牛壯日耕十畝地,人閑常掃一茅茨。客來滿酌清尊酒,
感興平吟才子詩。巖際窟中藏鼴鼠,潭邊竹里隱鸕鶿。
村墟日落行人少,醉后無心怯路歧。今夜只應(yīng)還寄宿,
明朝拂曙與君辭。
注釋參考
中藏
(1).內(nèi)臟?!妒酚洝け怡o倉公列傳》:“其人嗜粥,故中藏實(shí)?!?/p>
(2).指內(nèi)心情感或腹中才學(xué)。 清 沉德潛 《說詩晬語》卷上:“比興互陳,反覆唱嘆,而中藏之懽愉慘戚,隱躍欲傳。”《歧路燈》第十一回:“﹝ 侯冠玉 ﹞説了一會話,大約語言甜俗,意味粗淺,中藏早是一望而知的?!?/p>
(3).喻詩文內(nèi)容。 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詞曲·格局》:“予謂文字之新奇在中藏,不在外貌?!?/p>
(4).中藏府的省稱。
鼴鼠
(1).哺乳動物。體矮胖,長10馀厘米,毛黑褐色,嘴尖。前肢發(fā)達(dá),腳掌向外翻,有利爪,適于掘土;后肢細(xì)小。眼小,隱藏在毛中。白天住在土穴中,夜晚出來捕食昆蟲,也吃農(nóng)作物的根。古人常與鼢鼠混同。 宋 劉守 《滿江紅·劉守解任》詞:“榮對辱,飲河鼴鼠,無過滿腹?!?/p>
(2).傳說中的一種大獸。 唐 張祜 《少年樂》詩:“帶盤紅鼴鼠,袍砑紫犀牛?!薄短綇V記》卷四四○引 前蜀 杜光庭 《錄異記·鼠》:“鼴鼠首尾如鼠,色青黑,短足有指,形大,重千餘斤。出 零陵郡 界,不知所來。民有災(zāi)及為惡者,鼠輒入其田中,振落毛衣,皆成小鼠,食其苗稼而去?!?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獸三·隱鼠》﹝集解﹞引 蘇頌 曰:“鼴鼠出 滄州 及胡中,似牛而鼠首黑足,大者千斤,多伏于水?!?/p>
鸕鶿
鸕鶿 (lúcí) 水鳥名,俗叫“魚鷹”,羽毛黑色,有綠光,善捕魚,生活在海濱,用樹葉、海藻等筑巢。漁人常用來捕魚。又名“烏鬼”,“水老鴉” cormorant高適名句,寄宿田家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