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代王哲《蘇幕遮》:
莫端身,休打坐。
擺髓搖筋,噓咽稠粘唾。
外用修持無應和。
贏得勞神,枉了空摧挫。
要行行,如臥臥。
只把心頭,一點須猜破。
返照回光親看過。
五色霞光,覆燾珠明顆。
注釋參考
外用
(1).謂用于對外作戰(zhàn)?!渡叹龝まr戰(zhàn)》:“圣人知治國之要,故令民歸心於農……壹則少詐而重居,壹則可以賞罰進也,壹則可以外用也?!?/p>
(2).出任地方官。 清 袁枚 《隨園詩話補遺》卷五:“壬戌,余與 曾南村 、 黃笠潭 同以翰林外用?!薄秲号⑿蹅鳌返谝换兀骸凹胰藗兟犚娎蠣?shù)昧送馊危瑐€個喜出望外,只有太太合公子,見老爺進門來,愁眉不展,面帶憂容,便知是因為外用的原故?!?/p>
修持
(1).持戒修行。 唐 耿湋 《晚秋宿裴員外寺院》詩:“愿向空門里,修持比晝龍?!薄冻蹩膛陌阁@奇》卷三四:“但凡出家人,必須四大俱空,自己發(fā)得念盡,死心塌地,做個佛門弟子,早夜修持,凡心一點不動,卻才算得有功行。” 老舍 《老張的哲學》二三:“我有的是佛經,有的是地方,你可以隨著她們一同修持。”
(2).修身守道。 唐 方干 《寄于少監(jiān)》詩:“修持清苦振佳聲,眾鳥那知一鶚情。” 老舍 《茶館》第二幕:“慚愧!慚愧!作過國會議員,那真是造孽呀……唉!現(xiàn)在我只能修持,懺悔!”
(3).保養(yǎng);將養(yǎng)。 宋 洪邁 《夷堅甲志·崔祖武》:“飲食不肯醉飽,曰:‘大醉大飽,最為傷氣,須六十日修持,始復初?!?/p>
應和
應和 (yìnghè) 對一種言行表示呼應,附和 exchange of voices 同聲應和王哲名句,蘇幕遮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