混融古今,是相是心
出自宋代釋正覺《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》:
妙出名象,非心非相。
混融古今,是相是心。
發(fā)白曉霜厚,眼寒秋水深。
寄語山形拄杖子,大家相伴做叢林。
注釋參考
混融
(1).混和融合。 前蜀 杜光庭 《趙郜助上元黃箓齋詞·中元》:“動靜行藏,未混融於大道;年辰宿曜,猶纏集於眾災(zāi)?!?宋 羅大經(jīng) 《鶴林玉露》卷四:“使君袖有轉(zhuǎn)物手,鸕鷀杓中平等分。更憑石髓媒妁之,混融併作一家春?!?明 郎瑛 《七修類稿·義理·草木綠色》:“予嘗見畫者以青黃之色和而成緑,然后知木色本青,今草木俱緑者,草木因出於土,則生養(yǎng)混融而緑矣?!?/p>
(2).含混,不分明。 宋 羅大經(jīng) 《鶴林玉露》卷十:“《易》曰:‘精氣為物,游魂為變。’……説得多少混融?!?/p>
古今
古今 (gǔjīn) 古代和現(xiàn)代 ancient and modern 古今差異相是
互以對方為是。 三國 魏 劉劭 《人物志·接識》:“言語之人,以辨析為度,故能識捷給之惠,而不知含章之美,是以互相非駮,莫肯相是?!?劉昞 注:“人皆自以為是,誰肯道人之是?!?/p>
釋正覺名句,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7廢易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