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廌《有懷都下寒食》:
上國茲晨每豫游,仙仗繚繞來瀛洲。
天王高御寶津樓,侍臣壁立環(huán)諸侯。
簫韶引風(fēng)搖樹羽,晴波飛影動宸旒。
闌干仙人深霧縠,樓前彩纜系龍舟。
錦標(biāo)霞舉奪日精,萬楫競渡馳蛟虬。
天顏一解四海春,樂歲已忘兇年憂。
況今持盈戒欹器,不使逸豫常從流。
錦帆高張亦佳耳,清汴東注貫揚州。
注釋參考
簫韶
(1). 舜 樂名。《書·益稷》:“《簫韶》九成,鳳皇來儀?!?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安貧》:“萬鈞之為重,衝飈不能移,《簫韶》未九成,靈鳥不紆儀也?!?明 汪廷訥 《廣陵月》第二出:“梨園職掌,寵倖徼天上,論《簫韶》九成奚讓,試看彩鳳來儀,太平有象?!?/p>
(2).泛指美妙的仙樂。 唐 李紳 《憶夜直金鑾殿承旨》詩:“月當(dāng)銀漢玉繩低,深聽簫韶碧落齊?!?/p>
搖樹
謂動搖根本?!侗饼R書·幼主紀(jì)論》:“佞閹處當(dāng)軸之權(quán),婢媼擅迴天之力……持瓢者非止百人,搖樹者不唯一手?!?/p>
晴波
陽光下的水波。 唐 楊炯 《浮漚賦》:“狀若初蓮出浦,映晴波而未開?!?唐 陸龜蒙 《和龔美重玄寺雙矮檜》:“更憶早秋登 北固 ,海門蒼翠出晴波?!?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消夏錄五》:“晴波滑笏之狀,如在目前?!?/p>
飛影
移動的影子。 明 沉周 《經(jīng)尚湖望虞山》詩:“高云仰見出翠壁,飛影下接滄波流?!?/p>
宸旒
帝王之冠。借指帝王。 唐 無名氏 《梅妃傳》:“憶昔 太液 清波,水光蕩浮,笙歌燕賞,陪從宸旒?!?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首引》:“幸 子由 申救,遠謫 黃州 ,不久量移 儋耳 ,重拜宸旒。”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禮部·笏囊佩袋》:“ 嘉靖 初年, 世宗 升殿,尚寶卿 謝敏行 以故事捧寶逼近宸旒,其佩忽與上佩相糾結(jié),賴中官始得解?!?/p>
李廌名句,有懷都下寒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7推倒我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