圣子神孫,祖皇文母,上接三宮,下通五世
出自宋代趙師俠《醉蓬萊(重明節(jié)丙辰長汝)》:
正金風(fēng)零露,玉宇生涼,晚秋天氣。
華渚流虹,應(yīng)生商佳瑞。
電繞神樞,慶綿宗社,御寶圖宸極。
脫屣塵凡,游心澹泊,逍遙物外。
圣子神孫,祖皇文母,上接三宮,下通五世。
至盛難名,亙古今無比。
誕節(jié)重明,燕樂和氣,動(dòng)普天均被。
壽祝南山,尊傾北海,臣鄰歡醉。
注釋參考
圣子神孫
稱皇帝的子孫。 唐 韓愈 《平淮西碑》:“天以 唐 克肖其德,圣子神孫繼繼承承於千萬年?!?明 劉若愚 《酌中志·內(nèi)臣職掌紀(jì)略》:“圣子神孫生于宮壼之中,長于阿保之手,所以製此種種作用,無非廣識(shí)見、博聰明、順天時(shí)、恤民隱之意也?!?明 沉壽民 《江上行》:“圣子神孫如鱗次,功臣良相開甲第?!?/p>
文母
文德之母。對后妃的稱頌?!对姟ぶ茼灐るt》:“既右烈考,亦右文母?!?毛 傳:“文母, 大姒 也?!?鄭玄 箋:“文德之母?!薄稘h書·元后傳》:“更命太皇太后為 新室文母太皇太后 ?!薄逗鬂h書·鄧騭傳》:“伏惟 和熹皇后 圣善之德,為 漢 文母?!?宋 蘇軾 《上清儲(chǔ)祥宮碑》:“允哲文母,以公滅私,作宮千柱,人初不知,於皇祖宗,在帝左右?!眳㈤?清 王引之 《經(jīng)義述聞·毛詩下》。
三宮
(1).古代諸侯夫人之宮。《禮記·祭義》:“及大昕之朝,君皮弁素積,卜三宮之夫人、世婦之吉者,使入蠶于蠶室。” 鄭玄 注:“諸侯夫人三宮,半王后也。”《穀梁傳·桓公十四年》:“甸粟而納之三宮。” 范寧 注:“三宮,三夫人也?!?楊士勛 疏:“禮,王后六宮,諸侯夫人三宮也。故知三宮是三夫人宮也?!?/p>
(2).指后妃之宮。 唐 李憕 《奉和圣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應(yīng)制》詩:“別館春還淑氣催,三宮路轉(zhuǎn)鳳凰臺(tái)?!?/p>
(3).謂天子、太后、皇后。《漢書·王嘉傳》:“自貢獻(xiàn)宗廟三宮,猶不至此?!?顏師古 注:“三宮,天子、太后、皇后也?!?清 方文 《宋遺民詠·汪大有》:“三宮既北遷,侍衛(wèi)同驅(qū)馳。”
(4).謂明堂、辟雍、靈臺(tái)。《文選·張衡<東京賦>》:“乃營三宮,布教頒常。” 薛綜 注:“三宮,明堂、辟雍、靈臺(tái)?!?漢 李尤 《辟雍賦》:“太學(xué)既崇,三宮既章,靈臺(tái)司天,群曜彌光。” 唐 武則天 《明堂樂章·迎送王公》:“載延百辟,爰集三宮?!眳⒁姟?三雍 ”。
(5).指紫微、太微、文昌三星座?!冻o·遠(yuǎn)游》“后文昌使掌行兮” 漢 王逸 注:“天有三宮,謂紫宮、太微、文昌也。” 唐 楊炯 《送劉校書從軍》詩:“天將下三宮,星門召五戎?!?/p>
(6).道教謂雙目為絳宮、兩耳為玉堂宮,鼻口為明堂宮。合稱“三宮”。 唐 呂巖 《別詩》之二:“三宮自有迴流法,萬物那無運(yùn)用方。”《云笈七籤》卷八二:“遠(yuǎn)世棄欲,息役沉光,滌清三宮,凝定九府?!?/p>
(7).道教指 西玄山 清靈宮 、 葛衍山 紫陽宮 、 郁絕根山 極真宮 ?!对企牌呋`》卷一○五:“三山有三府名曰三宮。 西玄山 為 清靈宮 , 葛衍山 為 紫陽宮 , 鬱絶根山 為 極真宮 ?!?/p>
五世
家族世系相傳的五代。父子相繼為一世。《禮記·大傳》:“有百世不遷之宗,有五世則遷之宗?!薄墩撜Z·季氏》:“自大夫出,五世希不失矣?!?明 文徵明 《戊午元旦》詩:“百歲幾人登耄耋,一身五世見曾玄?!?/p>
趙師俠名句,醉蓬萊(重明節(jié)丙辰長汝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