休笑垂楊,而今金盡,秾李還消歇
出自清代徐燦《永遇樂·舟中感舊》:
無恙桃花,依然燕子,春景多別。
前度劉郎,重來江令,往事何堪說。
逝水殘陽,龍歸劍杳,多少英雄淚血。
千古恨,河山如許,豪華一瞬拋撇。
。
白玉樓前,黃金臺畔,夜夜只留明月。
休笑垂楊,而今金盡,秾李還消歇。
世事流云,人生飛絮,都付斷猿悲咽。
西山在,愁容慘黛,如共人凄切。
注釋參考
垂楊
(1).垂柳。古詩文中楊柳常通用。 南朝 齊 謝朓 《隋王鼓吹曲·入朝曲》:“飛甍夾馳道,垂楊蔭御溝。” 唐 萬齊融 《送陳七還廣陵》詩:“落花馥河道,垂楊拂水窗?!薄独蠚堄斡洝返诙兀骸暗搅?濟南府 ,進得城來,家家泉水,戶戶垂楊。” 魯迅 《送增田涉君歸國》詩:“卻折垂楊送歸客,心隨東棹憶華年?!?/p>
(2).詞牌名。雙調(diào),一百字或九十八字。本詠垂楊,后為詞牌名。參閱《詞譜》卷二八。
而今
而今 (érjīn) 現(xiàn)在,目前 now 而今邁步從頭越?!猰ao{1~1}澤{1*1}東《憶秦娥·婁山關(guān)》秾李
華美的李花。 唐 王宏 《從軍行》:“兒生三日掌上珠,燕頷猿肱穠李膚?!?宋 張先 《玉樹后庭花》詞:“落花穠李還依舊,寳釵沽酒。” 明 何景明 《雨中看花》詩之七:“好花元待后時發(fā),穠李妖桃空自狂?!?/p>
消歇
消失;止歇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行藥至城東橋》詩:“容華坐消歇,端為誰苦辛?” 唐 孟郊 《讀<張碧集>》詩:“ 天寶 太白 歿,六義已消歇?!?宋 文同 《露香亭》詩:“宿露濛曉花,婀娜清香發(fā)。隨風(fēng)入懷袖,累日不消歇?!?魯迅 《南腔北調(diào)集·小品文的危機》:“ 晉 朝的清言,早和它的朝代一同消歇了?!?/p>
徐燦名句,永遇樂·舟中感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