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子淳《頌古一○一首》:
多是從人學(xué)得來,一生空反口胡開。
欲窮此片虛明地,七佛前前總不該。
注釋參考
虛明
(1).空明;清澈明亮。 晉 陶潛 《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涂口》詩:“涼風起將夕,夜景湛虛明?!?唐 杜甫 《夏夜嘆》詩:“仲夏苦夜短,開軒納微涼。虛明見纖毫,羽蟲亦飛揚。” 宋 范成大 《吳船錄》卷上:“光之正中,虛明凝湛,觀者各自見其形?,F(xiàn)於虛明之處,毫釐無隱,一如對鏡?!?明 蔣一葵 《長安客話·海淀》:“ 勺園 林水紓環(huán),虛明敞豁?!?/p>
(2).指內(nèi)心清虛純潔。 南朝 梁 任昉 《<王文憲集>序》:“莫不揔制清衷,遞為心極,斯固通人之所包,非虛明之絶境,不可窮者,其唯神用者乎?!?宋 蘇轍 《贈石臺問長老二絕》之二:“pu{1-1}團布衲一繩床,心地虛明睡自亡?!?清 魏源 《夏夜柬李希廉》詩:“冏在空中影,正如水有魚。虛明止一性,何辨君與吾?!?/p>
七佛
佛教語。謂 釋迦牟尼 及其先出世的六佛。即過去劫中三佛 毗婆尸 、 尸棄 、 毗舍浮 和現(xiàn)在劫中四佛 拘留孫 、 拘那含 、 迦葉 和 釋迦牟尼 。諸經(jīng)中名號微異,系轉(zhuǎn)譯之訛。見《七佛經(jīng)》、《法苑珠林》卷八。 北魏 楊衒之 《洛陽伽藍記·大覺寺》:“所居之堂,上置七佛,林池飛閣,比之 景明 。” 南朝 陳 徐陵 《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》:“七佛如來,十方并現(xiàn)?!?清 陳大章 《王文成紀功碑》詩:“ 開先寺 前《七佛碣》,旁有大字鐫崔嵬?!?/p>
不該
不該 (bùgāi) 不應(yīng)當,不應(yīng)該 should not 你不該浪費時間釋子淳名句,頌古一○一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泰州道中卻寄東京故人——— 徐鉉〔唐代〕
- 大夢誰先覺——— 羅貫中〔明代〕
- 待旦——— 陸游〔宋代〕
- 頌古十四首——— 釋師體〔宋代〕
- 浪淘沙(木樨開時雨)——— 曹勛〔宋代〕
- 早春寄岳州李使君李善棋愛酒情地閑雅——— 杜牧〔唐代〕
- 齊天樂(戊寅登高,即席和秋崖韻)——— 劉辰翁〔宋代〕
- 汲水禪靜琳老寄詩因次韻奉寄——— 毛滂〔宋代〕
- 句——— 李平〔唐代〕
- 和黃彥華帥機六言十首——— 劉克莊〔宋代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