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柴宿《瑜不掩瑕》
朗玉微瑕在,分明異璞瑜。堅(jiān)貞寧可雜,美惡自能殊。
待價(jià)知彌久,稱忠定不誣。光輝今見黜,毫發(fā)外呈符。
豈假良工指,堪為達(dá)士模。他山儻磨琢,慕愛是洪爐。
注釋參考
朗玉
潔白之玉。 唐 劉禹錫 《唐故尚書主客員外郎盧公集紀(jì)》:“心之精微,發(fā)而為文。文之神妙,詠而為詩。猶夫孤桐朗玉,自有天律?!?唐 柴宿 《瑜不掩瑕》詩:“朗玉微瑕在,分明異璞瑜?!?宋 蘇軾 《送談公》詩之一:“清韻生物表,朗玉傾壺中?!?/p>
微瑕
細(xì)小的瑕疵。亦喻小缺點(diǎn),小過失。 南朝 梁 蕭統(tǒng) 《<陶淵明集>序》:“白璧微瑕者,惟在《閒情》一賦。” 唐 柴宿 《瑜不掩瑕》詩:“朗玉微瑕在,分明異璞瑜?!薄端问贰と~清臣傳》:“宰相所惡,則捃以微瑕,公行擊搏?!?清 羅正偉 《清廷頒布十九信條特赦黨人》:“放言高論,不無微瑕。”
分明
分明 (fēnmíng) 清楚(明白)狀 clearly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,汝在九原,當(dāng)分明記之。——清· 袁枚《祭妹文》 簡單明了地 plainly 這分明不對(duì) 清楚地劃開界限 clearly demarcated柴宿名句,瑜不掩瑕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