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處權(quán)《和賞卿席上之韻》:
翠竹丹楓共一村,詩家得句轉(zhuǎn)清新。
已憐楚地梅知臘,更想隋河柳欲春。
須信成名皆志士,故應(yīng)行樂屬吾人。
請君淬礪斑斑刃,始驗(yàn)儒冠不誤身。
注釋參考
淬礪
(1).淬火磨礪。 北齊 劉晝 《新論·崇學(xué)》:“ 越 劒性利,非淬礪而不銛?!?唐 元稹 《箭鏃》詩:“箭鏃本求利,淬礪良甚難?!?元 楊梓 《豫讓吞炭》第三折:“今淬礪得一匕首,暗暗藏在身邊?!?清 龔自珍 《己亥雜詩》之七:“廉鍔非關(guān)上帝才,百年淬厲電光開?!?郭沫若 《滿江紅·贊雷鋒》詞:“劈斷 崑崙 ,有寶劍鋒芒淬厲?!?/p>
(2).激勵;磨煉。 唐 元稹 《授田布魏博節(jié)度使制》:“爾其淬礪勇夫,敬恭義士。” 宋 蘇軾 《策略四》:“是以人人各盡其材。雖不肖者,亦自淬厲,而不至於怠廢。” 明 劉基 《書善最堂卷后》:“盤之銘幾杖之書,朝夕警省淬厲以成其德,非衒外以為觀也?!?清 黃景仁 《古柏行》:“豈因冰霜始淬厲,不待雷雨方精神。”
(3).猶鋒利。 夏衍 《追念秋白同志》:“從儀表,從談吐,乃至從他日常生活來看, 秋白 同志是一個典型的‘書生’……但是,當(dāng)接觸到工作,接觸到理論斗爭,他就一變而為一個淬厲無前的勇猛的斗士?!?/p>
斑斑
斑斑 (bānbān) 斑點(diǎn)眾多的樣子 freckle;full of stains (spots) 血跡斑斑儒冠
(1).古代儒生戴的帽子?!妒酚洝めB生陸賈列傳》:“ 沛公 不好儒,諸客冠儒冠來者, 沛公 輒解其冠,溲溺其中?!?唐 韓愈 《送侯參謀赴河中幕》詩:“猶思脫儒冠,棄死取先登?!?清 侯方域 《司成公家傳》:“﹝ 鄧生 ﹞詬公謂:‘若乃養(yǎng)馬,而我職弟子員,冠儒冠?!?/p>
(2).借指儒生。 唐 杜甫 《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》:“紈袴不餓死,儒冠多誤身?!?宋 王禹偁 《謝宣賜表》:“儒冠之榮,無以加此?!?清 方文 《送蕭賡九北歸》詩:“ 長干 一見喜且悲,儒冠端被虛名誤?!?/p>
誤身
貽誤自身。 唐 杜甫 《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》:“紈袴不餓死,儒冠多誤身?!?唐 劉長卿 《西庭夜燕喜評事兄拜會》詩:“棘寺初銜命,梅仙已誤身?!?/p>
李處權(quán)名句,和賞卿席上之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