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舜民《靈壽木》:
曲木天然性,叨名席上珍。
節(jié)高工礙手,倚壁快扶人。
莫問西來意,終為灶下薪。
他時俘頡利,拜賜敢忘身。
注釋參考
他時
(1).昔日;往時。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(jì)》:“他時 秦 地不過千里,賴陛下神靈明圣,平定海內(nèi)?!?唐 杜甫 《九日》詩:“他時一笑后,今日幾人存?” 唐 杜甫 《社日兩篇》詩之二:“今日 江南 老,他時 渭 北童。”
(2).將來,以后。 宋 徐鉉 《送郝郎中為浙西判官》詩:“若許他時作閑伴,殷勤為買釣魚船。”《太平廣記》卷一四○引《廣德神異錄·僧一行》:“ 唐 開元 十五年, 一行禪師 臨寂滅,遺表云:‘他時慎勿以宗子為相,蕃臣為將?!?宋 陸游 《老學(xué)庵筆記》卷四:“﹝ 辰 、 沅 、 靖 州﹞諸蠻惟犵狑頗強(qiáng)習(xí)戰(zhàn)鬭,他時或能為邊患。”
頡利
(1). 唐 代 東{1|1}突{1|1}厥 可汗,姓 阿史那 氏,名 咄苾 。 唐 皇甫松 《怨回紇歌》:“收兵 頡利 國,飲馬 胡蘆河 ?!?/p>
(2).借指少數(shù)民族首領(lǐng)。 宋 楊萬里 《十山歌呈太守胡平一》之十:“早箇使君歸鼎軸,為禽 頡利 繫單于。” 明 梁有譽(yù) 《燕京感懷》詩:“擬擒 頡利 先開幕,欲拜 嫖姚 更筑壇。”
拜賜
拜賜 (bàicì) 拜謝他人的賞賜贈予 humbly receive (gifts,advice)忘身
奮不顧身;置生死于度外。 漢 賈誼 《治安策》:“故化成俗定,則為人臣者,主耳忘身,國耳忘家?!?三國 蜀 諸葛亮 《前出師表》:“然侍衛(wèi)之臣不懈於內(nèi),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,蓋追先帝之殊遇,欲報之於陛下也?!?宋 蘇軾 《賜太師文彥博乞致仕不許批答》:“其所以忘身徇國,捨逸就勞者,豈有求而然哉!”
張舜民名句,靈壽木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