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方岳《山中》:
寂寞空山久掩扉,殘書誰與解重圍。
推豗時作橐駝坐,恍惚化為蝴蝶飛。
春事已歸雙雪鬢,生涯盡在一荷衣。
夜寒扣角悲聲壯,但得牛肥道亦肥。
注釋參考
扣角
相傳 春秋 時 衛(wèi) 人 寧戚 家貧,在 齊 ,飯牛車下,適遇 桓公 ,因擊牛角而歌。 桓公 聞而以為善,命后車載之歸,任為上卿。見 漢 劉向 《新序·雜事五》。后以“扣角”為求仕的典故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擢才》:“奇士扣角而見遏,況乃潛於皋藪乎?!?前蜀 韋莊 《東游遠(yuǎn)歸》詩:“扣角干名計已疎,劍歌休恨食無魚?!?金 元好問 《除夜》詩:“折腰真有 陶潛 興,扣角空傳 寧戚 歌?!?高旭 《懷太一北京》詩:“漫漫長夜何時旦,扣角羞過將相門。”亦作“ 扣角歌 ”。 清 顧炎武 《哭歸高士》詩:“常為扣角歌,不作窮途哭。”
悲聲
悲哀的聲音或聲調(diào)。 漢 王褒 《洞簫賦》:“故為悲聲,則莫不愴然累欷。”《樂府詩集·雜曲歌辭二·傷歌行》:“春鳥飜南飛,翩翩獨(dú)翱翔。悲聲命儔匹,哀鳴傷我腸?!薄都t樓夢》第二八回:“那 黛玉 正自傷感,忽聽山坡上也有悲聲?!?巴金 《家》五:“ 琴 悲聲答應(yīng)一個‘是’字,失望地走出來?!?/p>
方岳名句,山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