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宋之問《謁禹廟》:
夏王乘四載,茲地發(fā)金符。
峻命終不易,報(bào)功疇敢渝。
先驅(qū)總昌會,后至伏靈誅。
玉帛空天下,衣冠照海隅。
旋聞厭黃屋,更道出蒼梧。
林表祠轉(zhuǎn)茂,山阿井詎枯。
舟遷龍負(fù)壑,田變鳥蕓蕪。
舊物森如在,天威肅未殊。
玄夷屆瑤席,玉女侍清都。
奕奕扃闈邃,軒軒仗衛(wèi)趨。
氣青連曙海,云白洗春湖。
猿嘯有時答,禽言常自呼。
靈歆異蒸糈,至樂匪笙竽。
茅殿今文襲,梅梁古制無。
運(yùn)遙日崇麗,業(yè)盛答昭蘇。
伊昔力云盡,而今功尚敷。
揆材非美箭,精享愧生芻。
郡職昧為理,邦空寧自誣。
下車霰已積,攝事露行濡。
人隱冀多祐,曷唯沾薄軀。
注釋參考
靈歆
神靈享用的祭品。 唐 宋之問 《謁禹廟》詩:“靈歆異蒸糈,至樂匪笙竽?!?/p>
至樂
最高妙的音樂?!肚f子·天運(yùn)》:“夫至樂者,先應(yīng)之以人事,順之以天理,行之以五德,應(yīng)之以自然,然后調(diào)理四時,太和萬物。”《呂氏春秋·制樂》:“欲觀至樂,必於至治?!薄洞蟠鞫Y記·王言》:“至樂無聲,而天下之民和?!?/p>
最大的快樂?!肚f子·至樂》:“至樂無樂,至譽(yù)無譽(yù)?!?晉 陸機(jī) 《招隱》詩:“至樂非有假,安事澆醇樸?!?明 方孝孺 《贈河南王僉事序》:“遇時而得位者,眾人之所慕,非君子至樂之所存也?!?/p>
笙竽
笙和竽。因形制相類,故常聯(lián)用。竽亦笙屬樂器,有三十六簧?!抖Y記·檀弓上》:“琴瑟張而不平,笙竽備而不和?!?晉 左思 《吳都賦》:“蓋象琴筑并奏,笙竽俱唱?!?唐 杜甫 《玉華宮》詩:“萬籟真笙竽,秋色正蕭灑。” 宋 孟元老 《東京夢華錄·中秋》:“絲篁鼎沸,近內(nèi)庭居民,夜深遙聞笙竽之聲,宛若云外。” 清 黃宗羲 《黃季真先生墓志銘》:“門成 魯 衛(wèi) ,祭抱笙竽?!?/p>
宋之問名句,謁禹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