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處權(quán)《叔父作壽藏》:
昔聞劉伯倫,荷鍤常自隨。
又聞陶元亮,自作挽歌辭。
人生一大夢,未了黃粱炊。
有初必有終,此理夫何疑。
大阮吾宗杰,德事見所施。
后凋難老質(zhì),壽考當(dāng)期頤。
開阡營兆域,預(yù)卜青烏期。
無乃大蚤計(jì),究竟良不癡。
一旦與世辭,於焉乃真歸。
庶幾達(dá)者觀,永謝高人嗤。
山川蘊(yùn)嘉氣,雨露竹柏滋,于公更高門,駟馬來不遲。
注釋參考
元亮
晉 詩人 陶潛 字 元亮 ,曾任 彭澤 令,因不愿為五斗米折腰而歸隱。后常用為隱居不仕的典實(shí)。 宋 范成大 《次韻徐廷獻(xiàn)機(jī)宜送自釀石室酒》之一:“ 元亮 折腰嘻已久,故山應(yīng)有欲蕪田?!?明 陳所聞 《駐馬聽·宿棲霞寺翠微庵》曲:“無緣捉塵對 支郎 ,空勞載酒來 元亮 ?!?/p>
挽歌
挽歌 (wǎngē) 哀悼死者的歌 dirge;elegy;threnody李處權(quán)名句,叔父作壽藏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顛簸之路2